锅仔作为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以其浓郁的汤汁、丰富的食材和咕嘟咕嘟的热气,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在秋冬季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热乎乎的锅仔,既暖身又暖心,今天就来分享一道家常锅仔肥肠的做法,食材简单,步骤详细,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食材准备
|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 主料 | 猪大肠500g,土豆1个,青红椒各1个,洋葱半个,蒜苗3根 |
| 辅料 | 姜片5片,蒜片10g,干辣椒段10个,花椒1小勺 |
| 调料 | 生抽2勺,老抽1勺,料酒2勺,豆瓣酱2勺,盐适量,白糖少许,食用油适量,高汤或清水适量 |
制作步骤
-
处理肥肠:去腥增香的关键
猪大肠是锅仔的灵魂,处理不好会有异味,先将猪大肠翻过来,用剪刀剪掉表面多余的脂肪和杂质,然后取一个盆,加入2勺面粉、1勺盐和1白醋,用手反复搓洗大肠表面3-5分钟,面粉能带走黏液,盐和醋可杀菌去腥,搓洗干净后用清水冲洗2-3遍,直到没有黏液,锅中加冷水,放入洗净的肥肠、3片姜片和1勺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煮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切成3-4cm的段备用。 -
焯水卤制:让肥肠软糯入味
另起锅加足量水,放入焯好水的肥肠段、2片姜片、1勺料酒、1勺生抽、半勺老抽和半勺花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卤30分钟(用筷子能轻松扎透肥肠即可),关火后让肥肠在卤汤中浸泡20分钟,这样会更入味,捞出肥肠段,卤汤过滤后留用(后面炖菜加进去更香)。 -
炒制底料:激发香味的基础
热锅凉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爆香(注意别炸糊),然后加入姜片、蒜片和2勺豆瓣酱,小火炒出红油,接着放入卤好的肥肠段,大火翻炒2分钟,让每块肥肠都裹上酱汁,再加少许白糖提鲜(糖不用多,一点点中和咸味即可)。 -
加入配菜:丰富口感层次
土豆去皮切滚刀块(别切太小,炖煮容易烂),青红椒去籽切块,洋葱切丝,蒜苗切段,锅中留底油,放入土豆块翻炒2分钟至表面微黄,再加入洋葱丝炒出香味,然后倒入炒好的肥肠段,加入适量卤汤(或高汤+清水),没过食材即可(汤汁别加太多,后面还要收浓)。 -
调味炖煮:让食材融合入味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5分钟,期间用铲子翻动几下防止粘锅,直到土豆用筷子能轻松戳透,然后加入青红椒块和蒜苗段,根据口味加适量盐调味(豆瓣酱和生抽已经有咸味,盐要少放),再煮2分钟让青红椒断生即可。 -
上桌享用:保持温度的小技巧
准备一个锅仔(没有可以用砂锅代替),底部铺几片生菜或豆腐皮(防止糊底),将煮好的食材倒入锅仔中,点上酒精灯或小蜡烛,保持微沸状态就能慢慢享用了,吃的时候先喝汤,再吃肥肠和配菜,汤浓肉香,特别下饭。
小贴士
- 肥肠处理一定要彻底,搓洗时可以用面粉+盐+白醋的组合,去腥效果最好;焯水时加料酒和姜片,能进一步去除异味。
- 卤制时间不要太长,30分钟刚好,太久肥肠会变烂,失去嚼劲;卤汤过滤后留着炖菜,比清水味道更浓郁。
- 锅仔底部铺生菜、豆芽或豆腐皮,既能防止糊底,还能吸收汤汁,别浪费。
- 配菜可以灵活调整,喜欢加魔芋、木耳、豆皮的都可以,但易熟的青红椒、蒜苗要最后放,保持爽脆口感。
FAQs
Q1:锅仔肥肠的肥肠怎么处理才没有异味?
A1:处理肥肠是去腥的关键,分三步走:第一步翻面剪掉脂肪,用面粉+盐+白醋反复搓洗3-5分钟,带走黏液和杂质;第二步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5分钟,撇去浮沫;第三步卤制时加花椒、姜片和香料,卤好后浸泡入味,这样处理好的肥肠完全没有异味,只有浓郁的香味。
Q2:锅仔除了肥肠还可以做什么菜?
A2:锅仔的食材非常灵活,家常做法很多:锅仔鸡”,用鸡肉块、土豆、香菇、青椒炖煮,鸡肉鲜嫩,汤汁浓郁;“锅仔牛肉”,用牛腩、胡萝卜、白萝卜,小火炖1小时,牛肉软烂入味;“锅仔素菜”,用豆腐、白菜、粉丝、油豆腐,加生抽、蚝油调味,清淡鲜美;还可以做“锅仔海鲜”,用虾、鱿鱼、贝类,加姜丝、料酒煮,鲜甜开胃,根据家人喜好选择食材,搭配喜欢的调料,都能做出美味的锅仔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