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咸鱼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经典家常菜,咸香扑鼻、外酥里嫩,配上一碗白粥简直是绝配,不过煎咸鱼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比如如何处理咸鱼的咸度、如何让鱼皮不破、怎样煎得外酥里嫩等,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家常煎咸鱼的完整做法,从食材准备到煎制技巧,一步步教你做出饭店级的美味煎咸鱼。
食材准备
做煎咸鱼,选对食材是第一步,咸鱼最好选择肉质紧实、鱼鳞完整的海鱼,比如海鲈鱼、黄花鱼或者带鱼,这些鱼腥味较淡,肉质适合腌制后煎制,如果是自己腌的咸鱼,记得提前用盐量适中,避免过咸;如果是买来的成品咸鱼,建议选淡口的,方便后续调整咸度。
主料:咸鱼1条(约500克,根据家庭人口调整分量)
辅料:生姜3-4片、大蒜3瓣、小葱2根、小米辣1-2根(不吃辣可不放)
调料:食用油适量、料酒1勺、白糖1小勺、生抽1勺(可选,提鲜用)
咸鱼预处理:去咸味、去腥味
咸鱼最关键的一步是预处理,直接煎会太咸,而且腥味重,处理方法如下:
- 浸泡去咸:将咸鱼放入盆中,加入足量冷水,浸泡2-3小时(如果咸鱼比较咸,可以泡4小时以上,中途换2-3次水,直到用舌头尝一下鱼肉,咸度适中即可),浸泡时注意不要用热水,热水会让鱼肉变柴,失去弹性。
- 清洗鱼身:泡好的咸鱼捞出,用流水冲洗表面,尤其是鱼鳞和腹腔,用刀轻轻刮掉鱼肚内黑膜,这是腥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 切块擦干:将咸鱼切成2-3厘米厚的块(不要太薄,煎的时候容易碎),用厨房纸巾将鱼身表面的水分完全吸干,这一步很重要,水分太多煎的时候会溅油,而且鱼皮不容易煎脆。
煎制过程:火候是关键,外酥里嫩有技巧
煎咸鱼最考验火候,火太大容易外焦里生,火太小又容易煎散,正确的做法是“中小火慢煎”,具体步骤如下:
- 热锅凉油:平底锅烧热(手放在锅上方能感受到热气),倒入适量食用油(比炒菜多一点,能铺满锅底),油温六成热时(油面微微冒烟),放入姜片和蒜末爆香,激发出姜蒜的香味,同时能去腥。
- 下鱼煎制定型:将吸干水分的咸鱼块一块一块放入锅中,鱼皮朝下(先煎鱼皮,更易定型),每块鱼之间留点空隙,避免粘连,中小火煎3-4分钟,直到鱼皮金黄酥脆,用锅铲轻轻翻面,能感觉到鱼皮已经和锅底分离,再煎另一面。
- 翻面继续煎:翻面后继续中小火煎3-4分钟,直到两面都呈金黄色,鱼肉用筷子能轻松戳透(咸鱼本身是熟的,煎主要是为了让表面酥脆,内部熟透)。
- 调味增香:煎好的咸鱼盛出,锅中留底油,放入葱段、小米辣(切段)爆香,然后倒入煎好的咸鱼,沿锅边淋入1勺料酒(去腥增香),加1小勺白糖(中和咸味,提鲜),如果喜欢咸一点可以加1勺生抽,快速翻炒均匀,让每块鱼都裹上调料,即可出锅。
不同咸鱼的煎制小技巧
不同种类的咸鱼,煎制时略有不同,掌握这些细节能让味道更好:
- 咸带鱼:带鱼鱼鳞银色部分含有丰富油脂,不用刮掉,直接煎能增加香味;带鱼肉质较厚,煎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让内部熟透。
- 咸鲈鱼:鲈鱼刺少,适合老人小孩,肉质嫩,浸泡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太淡;煎的时候可以轻轻按压鱼身,让鱼更贴合锅底,煎得更均匀。
- 咸鳓鱼:鳓鱼比较细嫩,煎制时火候要更小,避免煎碎,出锅前可以撒点胡椒粉,增加风味。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 煎鱼时粘锅怎么办? 锅要烧热再倒油,油温够高再下鱼,鱼身要擦干水分,下锅后不要急着翻动,等一面定型后再翻,基本不会粘锅,如果还是粘锅,可能是锅没洗干净,或者油不够多。
- 咸鱼煎出来太咸怎么办? 浸泡时间不够,可以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在煎的时候多加一点白糖,白糖能中和咸味,让口感更柔和。
- 如何让鱼皮更酥脆? 鱼皮一定要朝下先煎,中小火慢煎,不要频繁翻动,等鱼皮完全定型后再翻面,这样煎出来的鱼皮金黄酥脆,像薯片一样香。
相关问答FAQs
Q1:咸鱼浸泡后还是太咸,怎么办?
A1:如果浸泡后还是觉得咸,可以在煎之前将咸鱼块放入温水中再泡10-15分钟,或者煎的时候多加一点白糖(1小勺即可),白糖能平衡咸味,让口感更适口,后续调味时少放或不放生抽,避免增加咸度。
Q2:煎咸鱼时油星四溅,怎么避免?
A2:油星四溅主要是因为鱼身水分没擦干,或者油温太高,解决方法:一是将咸鱼块用厨房纸巾彻底吸干表面水分;二是热锅凉油,油温不要太高(六成热即可,油面微微冒烟但未冒大泡);三是可以在油里放一点盐,盐能吸收水分,减少油星溅出;四是煎的时候用锅盖稍微挡一下,但不要完全盖严,留点缝隙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