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鱼作为淡水鱼中的珍品,肉质细嫩无细刺,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家庭餐桌上的营养之选,其独特的鲜味和软糯口感,通过家常烹饪能最大程度激发美味,以下是几种简单易行的中华鲟鱼家常做法,让你轻松解锁鱼的多种风味。
清蒸是最能保留中华鲟鱼原汁原味的做法,肉质细嫩,鲜味十足,食材准备如下表所示:
食材名称 | 用量 | 处理方法 |
---|---|---|
中华鲟鱼 | 1条(约500g) | 去鳞去内脏,从腹部划3-4刀(深度约1cm) |
生姜 | 30g | 切片 |
小葱 | 2根 | 切段 |
蒸鱼豉油 | 2汤匙 | |
料酒 | 1汤匙 | |
食用油 | 2汤匙 | |
盐 | 少许 |
步骤:鱼处理干净后,用少许盐和料酒内外涂抹,腌制10分钟去腥;蒸盘底部铺姜片和葱段,将鱼放在上面,水开后上蒸锅,大火蒸8-10分钟(以筷子能轻松插入鱼身为准);取出后挑去姜片葱段,铺新鲜葱段,淋1汤匙蒸鱼豉油,再淋1汤匙热油(烧至冒烟)激发葱姜香味即可,小贴士:蒸鱼时锅盖不要频繁揭开,避免蒸汽流失影响肉质;选用新鲜蒸鱼豉油,咸鲜度适中,无需额外加盐。
红烧中华鲟鱼色泽红亮,咸甜适中,适合喜欢浓郁口味的人群,食材:中华鲟鱼1条(约600g)、生姜20g(切片)、大蒜3瓣(拍碎)、小葱1根(打结)、生抽2汤匙、老抽1汤匙(上色)、冰糖15g、料酒2汤匙、清水适量、食用油适量,步骤:鱼处理干净后擦干水分,热锅冷油,放入鱼中火煎至两面金黄盛出;锅内留底油,下姜片、蒜瓣爆香,加入冰糖炒化至微焦,倒入料酒、生抽、老抽,加清水没过鱼身一半,放入葱结;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5分钟,中途将鱼翻面一次,最后大火收汁至浓稠,挑去葱结,撒葱花即可,小贴士:煎鱼前用厨房纸擦干鱼身,避免粘锅;冰糖炒制时注意火候,避免发苦,收汁时不停晃动锅子,防止糊底。
香煎中华鲟鱼外酥里嫩,搭配简单蘸料,老人小孩都爱吃,食材:中华鲟鱼块300g、玉米淀粉2汤匙、盐1茶匙、黑胡椒粉少许、鸡蛋1个(打散)、食用油适量、蘸料(生抽1汤匙、醋半汤匙、蒜末少许),步骤:鱼块洗净用厨房纸吸干,加盐、黑胡椒粉腌制15分钟;鱼块裹一层玉米淀粉,再蘸一层鸡蛋液;热锅放油,油温五成热时(插入筷子周围冒小泡)放入鱼块,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约每面3-4分钟),出锅搭配蘸料食用,小贴士:淀粉裹得均匀能形成酥脆外皮;油温不宜过高,避免外焦内生;鱼块不宜切太厚,2-3cm为佳,确保熟透且口感嫩。
中华鲟鱼萝卜汤则是秋冬暖身之选,汤鲜味美,营养丰富,食材:中华鲟鱼块400g、白萝卜1根(约300g,切滚刀块)、生姜20g(切片)、葱1根(切段)、枸杞10g、盐1茶匙、白胡椒粉少许、清水1.5L,步骤:鱼块焯水去血沫(冷水下锅,加料酒1汤匙),捞出洗净;萝卜块焯水2分钟去生味;砂锅加清水,放入鱼块、萝卜、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40分钟,加枸杞、盐、白胡椒粉调味,再煮5分钟撒葱花即可,小贴士:焯水能有效去除腥味和杂质;萝卜先焯水可缩短炖煮时间,避免夹生;最后5分钟再放枸杞,避免营养流失。
相关问答FAQs:
Q1:中华鲟鱼刺多吗?处理时需要注意什么?
A1:中华鲟鱼属于软骨鱼,体内只有一根主刺和少量大刺,几乎没有细刺,非常适合老人小孩食用,处理时需注意:①去鳞时用刀从鱼尾向头部逆刮,避免刮破鱼皮;②去内脏时从腹部切口轻轻取出,注意别弄破苦胆(苦胆破裂会发苦);③鱼鳃部分要彻底清除,血水洗净,避免腥味残留。
Q2:清蒸中华鲟鱼时肉质为什么容易散?如何避免?
A2:清蒸肉质散多因处理或蒸制不当导致,主要原因:①鱼未提前腌制或腌制时间过长(超过15分钟),肉质会变松散;②蒸制时频繁开盖检查,蒸汽流失导致肉质收缩;③蒸制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尤其大鱼),肉质会变老变散,避免方法:①腌制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去腥即可;②蒸制时保持大火,中途不揭盖;③根据鱼的大小调整时间,500g左右的鱼蒸8分钟,每增加100g加1-2分钟,用筷子插入鱼身无血水流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