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小笼包怎么做?皮薄汁多不破皮,新手也能学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家常菜 正文

小笼包作为江南地区的经典小吃,以其皮薄馅嫩、汤汁鲜美的特点深受喜爱,其实在家也能轻松复刻,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就能做出媲美餐厅的美味,下面从食材准备、和面、调馅、包制到蒸制,详细拆解家常小笼包的做法,新手也能跟着做。

家常小笼包做法

食材准备:小笼包的灵魂在于皮和馅的搭配,食材的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口感,以下是制作约20-25个小笼包的量,可根据需求调整。

(1)皮的材料

材料 用量 备注
中筋面粉 300克 选用普通家用面粉,保证筋度适中
温水 160毫升 水温约30℃,避免烫面破坏筋性
2克 少量盐增加面筋韧性,皮更筋道

(2)馅的材料(猪肉馅)

材料 用量 备注
猪肉馅 250克 选前腿肉或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最佳
葱姜水 60毫升 姜片3片+葱段2段+温水泡10分钟,去腥增香
生抽 15毫升 调鲜,不宜过多避免过咸
老抽 5毫升 上色,少量即可
蚝油 10毫升 增加复合香味
5克 提鲜,中和咸味
2克 根据口味调整,生抽已有咸度
胡椒粉 1克 去腥增香,可选
香油 5毫升 最后加入,锁住肉香
皮冻丁 150克 小笼包多汁的关键,需提前准备

(3)皮冻的制作(需提前4小时以上准备)

材料 用量 备注
猪皮 200克 选用无毛的猪皮,刮净油脂
姜片 3片 去腥
葱段 2段 去腥
料酒 10毫升 去腥
800毫升 熬制皮冻的液体

皮冻制作:小笼包汤汁的来源,皮冻的好坏直接决定“爆汁”效果

  1. 处理猪皮:猪皮刮净表面油脂,去除残留猪毛,用温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冷水、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10分钟去腥,捞出后用刀刮掉内侧多余的脂肪(保留少量脂肪更香),切成细条。
  2. 熬制皮冻:将猪皮条、姜片、葱段放入锅中,加800毫升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1.5小时,期间撇去浮沫,直至猪皮软烂,汤汁浓稠(用勺子舀起能缓慢滴落)。
  3. 冷藏定型:熬好的汤汁过滤掉姜葱和猪皮皮(可选,保留猪皮皮更Q弹),倒入容器中,放凉后盖保鲜膜入冰箱冷藏4小时以上,直至完全凝固成冻。
  4. 切丁:取出凝固的皮冻,切成0.5厘米左右的小丁(尽量大小均匀,包制时不易漏汁)。

和面:面团要“光滑柔软”,擀皮时才能“薄而不破”

  1. 混合材料:中筋面粉和盐混合,分次加入160毫升温水(边加边搅拌),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面团。
  2. 醒面: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面30分钟,醒面后面团会变得柔软,延展性更好,擀皮时不易开裂。

调馅:肉馅“嫩而不柴”,全在于“打水”和调味

  1. 打水上劲:猪肉馅放入碗中,分3次加入葱姜水(每次20毫升),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水分完全被肉馅吸收,肉馅变得粘稠有弹性(“上劲”状态,这样做出的肉馅嫩滑多汁)。
  2. 调味: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糖、盐、胡椒粉,顺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让肉馅充分吸收调料味。
  3. 加皮冻:最后加入香油和切好的皮冻丁,轻轻拌匀(避免过度搅拌导致皮冻碎裂),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冷藏后肉馅更紧实,包制时 easier 操作)。

包制:小笼包的“褶子”是灵魂,新手多练几次就能掌握

  1. 搓剂子: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直径约3厘米),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每个约15克),按扁成圆形。
  2. 擀皮: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直径约8厘米,边缘像荷叶一样薄,中间厚1-2毫米,避免蒸制时破皮漏汁)。
  3. 包馅:取一张面皮,放入约20克馅料(馅料不要放太多,否则褶子捏不紧,容易漏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面皮边缘,一边旋转一边捏褶子(一般捏8-12个褶子,褶子要均匀,收口处捏紧,底部留一点空隙,避免粘蒸笼)。
  4. 摆放:包好的小笼包在底部撒上少量干面粉(防粘),间隔摆放在蒸笼上(间距2厘米,避免粘连蒸制时胀开)。

蒸制:火候和时间是关键,避免“塌陷”和“破皮”

  1. 冷水上锅:蒸锅中加足量冷水,放上蒸笼(蒸笼底部刷一层薄油或铺防粘纸,防止小笼包粘底),盖上锅盖(锅盖要留一点缝隙,避免蒸汽滴落破皮)。
  2. 蒸制: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10-12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小笼包大小调整,皮薄的10分钟即可,皮厚的适当延长2分钟)。
  3. 焖2分钟:关火后不要立即开盖,焖2分钟(让锅内外温差减小,小笼皮更紧实,避免突然遇冷塌陷)。

小贴士:让小笼包更美味的细节

  1. 面团软硬度:面团偏软一点(像耳垂的软硬度),擀皮时更容易擀薄,蒸出来也更晶莹透亮。
  2. 皮冻冷藏:皮冻一定要冷藏至完全凝固,切丁时更方便,包制时也不易融化。
  3. 包制技巧:捏褶子时力度要轻,避免拉扯面皮导致破裂;收口要捏紧,但底部不要捏死,留一点“小肚子”,这样汤汁能聚集在底部。
  4. 趁热吃:小笼包蒸好后最好尽快食用,皮薄易凉,凉了后皮会变硬,汤汁也会流失。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小笼包蒸的时候破皮漏汁,是什么原因?
解答:小笼包破皮漏汁通常有几个原因:①面皮擀得太薄,尤其是边缘部分,蒸熟后蒸汽膨胀导致破裂;②皮冻没有冷藏好,太软,包制时融化导致馅料水分过多;③褶子没有捏紧,收口处有缝隙;④蒸制时火太大,蒸汽过猛,解决方法:面皮边缘稍厚(比中间厚0.5毫米),皮冻冷藏至硬挺,捏褶子时确保收口紧实,中火蒸制,关火后焖2分钟。

家常小笼包做法

问题2:做皮冻时为什么凝固后太软或太硬?
解答:皮冻太软可能是熬制时加水过多,导致浓度不够;或者猪皮没有刮净油脂,油脂影响凝固;冷藏时间不够(至少4小时),皮冻太硬可能是熬制时水加太少,浓度过高;或冷藏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水分蒸发导致过硬,解决方法:熬制时水加适量(猪皮和水的比例约1:4),猪皮刮净油脂并去毛,冷藏4-6小时即可,避免长时间冷藏。

家常小笼包做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家常坨粉怎么做?新手也能学会的家常做法
« 上一篇 2025-08-26
山药炒肉家常做法怎么做?嫩滑不粘锅的诀窍有哪些?
下一篇 » 2025-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