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蒙面是内蒙古地区一道经典的传统面食,以其筋道的口感、浓郁的肉香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深受当地人喜爱,这道面食通常以莜麦面或高筋面粉为主料,搭配羊肉、胡萝卜等辅料,通过和面、醒面、成型、蒸制等步骤制成,食用时配以特制的羊肉酱或韭菜花酱,风味十足,以下从材料准备、制作步骤、关键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内蒙蒙面的做法。
材料准备
制作内蒙蒙面需准备以下材料,具体用量可根据人数调整:
类别 | 材料名称 | 用量 | 备注 |
---|---|---|---|
主料 | 莜麦粉/高筋面粉 | 500克 | 莜麦面更传统,口感更筋道 |
辅料 | 羊肉末 | 200克 | 最好用羊腿肉,肥瘦相间 |
胡萝卜丁 | 100克 | 切小丁,增加口感和营养 | |
洋葱末 | 50克 | 提香味 | |
葱姜末 | 30克 | 去腥增香 | |
调料 | 食用油 | 30毫升 | 和面用 |
食盐 | 5克 | 调味 | |
生抽 | 10毫升 | 提鲜 | |
胡椒粉 | 2克 | 去膻 | |
香油 | 5毫升 | 增香 |
制作步骤
和面
将莜麦粉(或高筋面粉)放入盆中,加入2克食盐,分次倒入温水(约200毫升,水温不超过40℃),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注意莜麦面吸水性较强,水量需灵活调整,面团以“不粘手、稍硬”为宜,揉好后表面刷一层食用油,盖上保鲜膜醒发30分钟,让面团充分吸收水分,变得更筋道。
准备肉酱
锅中倒入食用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姜末、洋葱末爆香,加入羊肉末翻炒至变色,加入胡萝卜丁继续翻炒2分钟,至胡萝卜变软,随后放入生抽、胡椒粉、剩余3克食盐调味,加少量清水(约50毫升)防止粘锅,小火煮5分钟至汤汁浓稠,最后淋入香油关火,肉酱备用。
成型
醒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再次揉搓排气,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每个约50克),取一个剂子,用手掌按扁,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2毫米的圆形面皮(边缘稍薄,中间稍厚),将面皮对折成半圆形,再用刀在半圆弧边切出小口(注意不要切断),然后将切口的左右两端捏合,形成“蒙面”的褶皱造型(类似小帽子的形状),也可直接用手将面皮捏成波浪状花边。
蒸制
蒸锅中加水烧开,在蒸屉上铺湿笼布(或刷一层油防止粘连),将做好的蒙面坯子间隔摆放在蒸屉上(留出膨胀空间),大火蒸15-20分钟,莜麦面蒸制时间稍长,确保熟透;若用高筋面粉,蒸12-15分钟即可,蒸好后不要立即开盖,焖3分钟再取出,防止塌陷。
组合装盘
将蒸好的蒙面摆入盘中,浇上提前炒好的羊肉酱,可根据喜好搭配韭菜花酱、辣椒油或醋汁,趁热食用,面香与肉香交融,口感筋道有嚼劲。
关键技巧
- 和面水温:莜麦面用温水(30-40℃)和面,水温过高会破坏面粉中的蛋白质,导致面团松散;水温过低则不易揉光滑。
- 醒面时间:醒面是让面团筋道的关键,时间不足会导致蒸制后口感发硬,建议醒发不少于30分钟。
- 造型技巧:面皮不宜擀过厚,否则蒸制后内部不易熟透;捏褶皱时动作要轻,避免面皮破裂。
- 肉酱炒制:羊肉末要炒至微焦出香,胡萝卜丁提前焯水可缩短炒制时间,保持脆嫩口感。
相关问答FAQs
问:内蒙蒙面可以用其他面粉代替莜麦面吗?
答:可以,若没有莜麦面,可用高筋面粉代替,但口感会稍软,建议在面粉中加入少量玉米粉(比例10:1),可增加筋道度,更接近传统风味。
问:蒸制时蒙面粘在一起怎么办?
答:蒸屉上需铺湿笼布或刷一层薄油,防止粘连;摆放蒙面时要留有空隙,避免蒸制过程中膨胀粘连,若担心粘锅,可在每个蒙面底部垫一小片胡萝卜或白菜叶,既防粘又增加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