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桃花糕如何制作?传统配方与步骤详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食做法 正文

桃花糕,是古代春日宴饮、节庆馈赠中的雅致点心,以桃花之鲜、米香之醇、蔗糖之甘,凝结成“春在舌尖”的滋味,清代《养小录》中载“桃花瓣和米面蒸糕,色香俱佳”,明代《遵生八笺》亦言“取桃花露调粉,蒸膏作糕,甚美”,其制作虽不似今日繁复,却需顺应时令、讲究手法,方得“粉若凝脂,香似幽兰”之妙,以下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民间做法,详解传统桃花糕的制作工艺。

古代桃花糕怎么做

原料选择:取法自然,应时而作

古代桃花糕的原料,皆取自天然,讲究“不时不食”,核心原料为桃花、米粉、糖,辅以蜜饯、油脂等,每一物皆有讲究。

桃花:取晨露未晞之鲜

桃花需在春分至谷雨间采摘,此时桃花初绽,色泽娇艳,香气清雅,未散尽寒气而蕴春意,以晨露未晞时采摘为佳,此时花瓣饱含水分,香气最浓,采摘时需选半开之花,去蒂去蕊,仅留花瓣,用清水轻漂去尘,沥干后用竹筛摊开,置于阴凉处晾至半干(不可暴晒,否则香气散失、色泽发暗),亦有做法将新鲜花瓣用石臼捣烂,取其汁液调粉,或与花瓣干磨成粉,前者色艳后者香浓,可依喜好选择。

米粉:糯粳相配,黏韧得宜

米粉是桃花糕的筋骨,需以糯米粉与粳米粉按比例混合,糯米粉黏性强,赋予糕体软糯;粳米粉则增韧性,避免过黏腻,古代无精制面粉,多用石磨现磨:糯米选用圆粒糯米,粳米选用晚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晾干,用石磨磨成细粉,再用细罗筛去麸皮,得“熟粉”(未蒸熟前的生粉),比例多为“三糯米一粳米”,即糯米粉7份、粳米粉3份,亦有“糯米六粳四”的改良做法,依口感调整。

糖与蜜:甘而不齁,润泽增香

古代蔗糖种类繁多,红糖色浊、白糖(冰糖)色清,桃花糕宜用冰糖或白砂糖,取其清甜不夺花香,糖需先熬成糖浆:取糖与清水按5:1比例,以银锅或陶锅慢火熬煮,边熬边搅,至糖完全溶解、起大泡转小泡时,加入少许蜂蜜(约糖量1/5),蜂蜜既能增香,又能调和糖的燥烈,熬至“滴水成珠”(用勺舀起糖浆,滴入冷水能凝成珠状)即可离火,冷却备用。

辅料:添香增色,丰富口感

传统桃花糕常加入辅料,如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需先炒香、去皮、切碎),或蜜饯(如青梅、金糕切成小丁),既添口感,又增雅趣,油脂多用猪板油,取其动物脂的醇香,与花瓣香气相融,亦可植物油(如麻油)代替,但风味稍逊。

古代桃花糕怎么做

制作步骤:慢工细活,循法而制

桃花糕的制作需“和、蒸、塑、晾”四步,每步讲究火候与手法,方能成“色如胭脂、软糯香甜”之佳品。

和粉:调香为膏,合为一体

取晾干的花瓣(或花瓣汁、花瓣粉)与混合米粉,按“米粉10份,花瓣(鲜)3份,花瓣干粉1份,花瓣汁2份”的比例混合(具体依花瓣浓度调整),先取少量米粉与花瓣干粉拌匀,使花瓣粉均匀附着在米粉上;若用鲜花瓣汁,则需将汁液分次加入米粉中,边加边用手“搓粉”(类似和面,需用掌根按压、揉搓),至米粉呈“湿沙状”,能捏成团但不粘手,再加入冷却的糖浆(约米粉量1/3),继续揉搓,至糖浆完全吸收,粉团“光润不粘手”,此时可用手指按压,粉团能缓慢回弹,即“和粉完成”。

蒸制:火候文武,凝香定形

古代蒸糕多用“木甑”(圆形木桶,底部有箅子),以柴火为热源,先在甑底铺一层湿棉布(或油纸,防粘),将和好的粉团放入,用手轻轻压实,表面抹平,用筷子在中间扎几个小孔(便于蒸汽穿透),大火烧开水后,将甑放入蒸锅,保持大火蒸20-30分钟(具体依糕体厚度调整),蒸制时需注意:蒸汽要足,中途不可开盖,否则冷气进入会导致糕体发硬;若用猪油,可在粉团表面刷一层薄油,增香防粘。

塑形:趁热揉捏,印模成型

蒸好的糕需趁热取出,此时糕体柔软,易塑形,将糕倒扣在案板上,撕去棉布,趁热用手揉搓(类似揉面团),使糖分、油脂、米粉充分融合,至表面光滑有光泽,然后擀成厚约1.5厘米的薄片,用“花模”(木制或陶制,刻有桃花、福字等纹样)压制成型,或直接用刀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若加入辅料,可在揉搓时撒入松子仁、蜜饯丁,或擀开后铺一层辅料再卷起,切段,使辅料均匀分布。

晾干:阴凉通风,褪火增韧

成型的糕需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不可暴晒或风吹(否则易开裂),晾约12-24小时,至糕体表面微干、用手捏有弹性即可,古代无烤箱,全靠自然晾干,此过程能让糕体“褪火”(减少糖浆的燥感),同时使口感更紧实,晾干后,可将糕体放入陶罐,垫一层油纸,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古代桃花糕怎么做

古代桃花糕原料配比参考(以明清江南地区为例)

原料 用量(份) 作用 备注
糯米粉 7 提供黏性,软糯 选用圆粒糯米,石磨现磨
粳米粉 3 增加韧性,防过黏 选用晚粳米,去麸皮
鲜桃花瓣 3 赋色增香 晨露未晞时采摘,去蒂去蕊
冰糖/白砂糖 5 提供甜味,调和口感 熬成糖浆,加少许蜂蜜
猪板油 1 增香润泽 可用麻油代替,风味稍逊
松子仁 1(可选) 增加口感层次 炒香切碎

注意事项:守古法,避误区

  1. 桃花忌久存:新鲜花瓣采摘后需尽快处理,久放易氧化发黑,影响色泽与香气;若用干花,需密封避光保存,一年内用完。
  2. 米粉需过筛:石磨磨出的粉较粗,需用细罗筛,否则糕体口感粗糙。
  3. 蒸制忌中途开盖:蒸汽中断会导致糕体塌陷、发硬,需一次性蒸透。
  4. 糖浆浓度适中:糖浆过稀则糕体不成型,过稠则口感过硬,“滴水成珠”为佳。

相关问答FAQs

Q1:古代桃花糕和现代桃花糕在制作工艺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A:古代桃花糕以“天然取材、手工制作”为核心,原料仅限桃花、米粉、糖、蜜及少量辅料,无添加剂;制作上多用石磨磨粉、柴火蒸制、自然晾干,风味清新突出桃花本香,现代桃花糕为追求效率,常用机制米粉、电蒸锅,部分产品添加桃花香精、色素、防腐剂,甜度更高,且可能使用明胶等增稠剂,口感更Q弹但少了自然韵味。

Q2:古代没有冰箱,桃花糕如何保存不易变质?
A:古代利用糖与蜂蜜的高渗透压抑菌,以及油脂的密封作用保存:一是糖浆熬制时浓度高,水分少,微生物难以滋生;二是晾干后糕体含水量低(约15%),表面形成一层薄“糖壳”;三是用陶罐密封,罐底垫油纸隔绝空气,置于阴凉处(如地窖、米缸),可保存1-2周;若加入大量蜂蜜,保存时间可延长至1个月,但需定期检查,若有霉点则不可食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夹心蛋糕有哪些经典分类及常见口味?
« 上一篇 2025-08-21
电饭煲排骨怎么做才能软烂入味?好吃秘诀全在这!
下一篇 » 2025-08-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