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蘑菇具体有哪些种类?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食材科普 正文

棕色蘑菇是真菌界中一类菌盖或整体呈现棕色的物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森林、草原、草原等环境中,因其多样的形态、生态功能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而备受关注,从可食用的美味食材到具有药用价值的资源,再到需要警惕的有毒种类,棕色蘑菇涵盖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下将从可食用、有毒及生态/药用价值三个维度,详细介绍常见的棕色蘑菇种类,并辅以表格对比,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这一类群。

棕色蘑菇有哪些

可食用的棕色蘑菇

可食用的棕色蘑菇因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种类已实现人工栽培或野生采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食用棕色蘑菇:

香菇(Lentinula edodes)

香菇是最具代表性的棕色食用菌之一,隶属于侧耳科香菇属,其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期呈淡褐色,成熟后变为深褐色至棕褐色,表面有淡色鳞片,菌肉白色,质地致密,菌柄偏生,长3-8厘米,直径1-1.5厘米,与菌盖同色或稍浅,香菇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富含香菇多糖、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自然条件下,香菇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如栎树、榉树等;目前已广泛人工栽培,是全球第二大食用菌。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美味牛肝菌隶属于牛肝菌科牛肝菌属,俗称“白牛肝”“大脚菇”,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菌盖直径7-30厘米,半球形至扁平,表面干燥,呈浅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具细绒毛;菌肉厚实,白色至淡黄色,受伤后不变色,菌柄粗壮,长5-15厘米,直径2-8厘米,基部膨大,呈淡褐色或浅棕褐色,有明显的网纹,菌管初期白色,后变为淡黄色,管口小而圆,美味牛肝菌生于松林、栎林等混交林中,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需依赖共生环境生长,其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被誉为“菌中之王”。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松茸隶属于口蘑科口蘑属,是珍稀的野生食用菌,与松树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菌盖直径5-20厘米,半球形至近平展,表面淡褐色至栗褐色,具纤维状鳞片,中央颜色较深,边缘有辐射状条纹;菌肉白色,肥厚,具有独特的松脂香气,菌柄长6-14厘米,直径1.5-3厘米,白色至淡褐色,基部膨大且有菌丝索,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能在未被污染的松林中生长,秋季(8-10月)出菇,因其稀缺性和独特风味,价格昂贵,是高端食材的代表。

赭盖鹅膏(Amanita rubescens)

赭盖鹅膏隶属于鹅膏科鹅膏属,是一种可食用的野生蘑菇,但需严格处理以去除毒素,菌盖直径5-15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扁平,呈赭褐色、红褐色或棕褐色,表面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鳞片,湿润时粘滑;受伤后菌盖和菌柄会变为红褐色,菌柄长8-15厘米,直径1-2厘米,呈白色至淡褐色,基部膨大呈球形,有菌托(后期可能残留杯状痕迹),菌褶白色至带粉色,较密,赭盖鹅膏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需彻底煮沸或水煮后弃去汤汁方可食用,否则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滑菇(Pholiota adiposa)

滑菇隶属于球盖菇科滑菇属,又名“光帽黄环菇”,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菌盖直径3-8厘米,初期半球形,后平展,表面粘滑,呈黄褐色至深褐色,中央颜色较深,有辐射状纤毛;菌肉淡黄色,薄,菌柄长4-10厘米,直径0.5-1.5厘米,淡黄色至褐色,上部有菌环,环以下有鳞片,滑菇丛生于阔叶树腐木(如栎树、槭树)上,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口感滑嫩,常用于火锅、炒菜或制罐头。

棕色蘑菇有哪些

有毒的棕色蘑菇

部分棕色蘑菇含有毒素,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特别注意识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毒棕色蘑菇:

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

毒蝇伞隶属于鹅膏科鹅膏属,是最具标志性的有毒蘑菇之一,菌盖直径8-20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扁平,表面鲜红色至橙红色,密布白色至黄白色的疣状鳞片,成熟后鳞片脱落,菌盖变为棕褐色或赭褐色;菌肉白色,受伤后不变色,菌柄长10-25厘米,直径1.5-3厘米,白色,基部膨大呈球形,有菌托和菌环,毒蝇伞含有鹅膏氨酸、毒蝇碱等毒素,误食后可引起幻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其与松树、桦树等形成共生关系,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丝盖伞(Inocybe spp.)

丝盖伞隶属于丝盖伞科丝盖伞属,是一类有毒的野生蘑菇,种类较多,菌盖多呈褐色、深褐色或棕褐色,菌盖直径2-6厘米,初期圆锥形至钟形,后平展,表面干燥,有丝状纤维或绒毛;菌肉淡褐色,薄,菌柄长3-8厘米,直径0.3-0.8厘米,与菌盖同色,基部有时膨大,菌褶直生或延生,淡褐色至锈褐色,丝盖伞含有毒蝇碱、鹅膏胺等毒素,误食后可在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流涎、出汗、腹泻、瞳孔缩小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多生于林下草地或腐殖质上,夏秋季常见。

褐鳞小菇(Mycena pelianthina)

褐鳞小菇隶属于小菇科小菇属,是一种小型有毒蘑菇,菌盖直径1-3厘米,初期钟形,后平展,表面深褐色至棕褐色,具放射状排列的褐色鳞片;菌肉薄,褐色,菌柄长3-6厘米,直径0.1-0.3厘米,中空,与菌盖同色或稍浅,菌褶白色至带粉色,较密,直生或延生,褐鳞小菇含有鹅膏毒素类物质,误食后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肝损伤,多生于阔叶树腐木或落叶上,夏秋季出菇。

具有生态或药用价值的棕色蘑菇

除了食用和有毒种类,部分棕色蘑菇在生态系统或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除食用价值外,美味牛肝菌还是重要的外生菌根真菌,与松树、栎树等植物的根系共生,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如磷、钾),同时植物为其提供碳水化合物,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树木生长具有关键作用。

棕色蘑菇有哪些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灵芝隶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虽然部分种类菌盖呈红色,但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菌盖呈红褐色至深褐色,表面有坚硬的漆样光泽,故被称为“木灵芝”,灵芝是传统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野生灵芝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如栎树、梨树等,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

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

云芝隶属于多孔菌科栓菌属,菌盖直径2-10厘米,呈扇形或贝壳形,表面有细密的绒毛,颜色多样,常见灰色、褐色、棕褐色相间的同心环纹;菌肉白色至淡褐色,云芝是一种药用真菌,含有云芝多糖、蛋白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常用于肝炎、癌症的辅助治疗,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如杨树、桦树等,分布广泛。

常见棕色蘑菇对比表

名称 科属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毒性 主要用途
香菇 侧耳科香菇属 菌盖深褐色,有鳞片;菌肉白色,致密;具特殊香气 阔叶树腐木,人工栽培 可食用 食用,增强免疫力
美味牛肝菌 牛肝菌科牛肝菌属 菌盖棕褐色,有绒毛;菌柄粗壮,有网纹;菌管黄色 松林、栎林,共生 可食用 食用,生态菌根真菌
松茸 口蘑科口蘑属 菌盖栗褐色,有纤维鳞片;具松脂香气;菌柄基部膨大 松林,共生 可食用 珍稀食用菌,高端食材
赭盖鹅膏 鹅膏科鹅膏属 菌盖赭褐色,有绒毛;受伤后变红;有菌托和菌环 阔叶林、混交林 需处理 食用(需煮熟)
毒蝇伞 鹅膏科鹅膏属 菌盖成熟后棕褐色,有疣状鳞片;菌柄有菌托和菌环 松林、桦林,共生 有毒 含毒素,致幻
丝盖伞 丝盖伞科丝盖伞属 菌盖褐色,有丝状绒毛;菌褶锈褐色;菌柄基部有时膨大 林下草地、腐殖质 有毒 含毒蝇碱,引起中毒
灵芝 多孔菌科灵芝属 菌盖红褐色,有漆样光泽;菌肉褐色;木质化 阔叶树腐木 药用 中药,抗肿瘤、增强免疫

注意事项

识别棕色蘑菇时需格外谨慎,避免误食有毒种类,以下为通用原则:

  1. 观察关键特征:注意菌盖颜色、纹理,菌柄有无菌环、菌托,菌褶颜色及排列方式(如鹅膏科多具菌托和菌环,毒蝇伞、赭盖鹅膏等需重点区分)。
  2. 避免自行采食:不熟悉的种类不采摘,尤其是幼体或腐烂的蘑菇,部分毒素(如鹅膏毒素)需高温才能破坏。
  3. 专业鉴定:野生蘑菇食用前建议送至专业机构鉴定,或通过可靠图志对比确认。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区分可食用的美味牛肝菌和有毒的赭盖鹅膏?
A:二者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①菌盖:美味牛肝菌菌盖干燥,呈棕褐色,有绒毛,菌管黄色;赭盖鹅膏菌盖湿润,赭褐色,有纤维鳞片,受伤后变红,菌褶白色带粉色。②菌柄:美味牛肝菌菌柄有明显的网纹,基部不膨大;赭盖鹅膏菌柄有菌环和菌托(基部膨大呈球形)。③生长环境:美味牛牛肝菌多生于松林、栎林;赭盖鹅膏多生于阔叶林,赭盖鹅膏需彻底煮沸食用,而美味牛肝菌可直接烹饪。

Q2:棕色蘑菇晒干后营养会流失吗?
A:晒干会导致部分营养素流失,但部分成分会浓缩,具体而言:①水分:几乎完全流失,干制后重量减轻,营养密度提高。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部分氧化流失,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在晒干后因阳光照射反而可能增加(香菇干制后维生素D含量显著升高)。③矿物质:钾、磷、锌等矿物质基本保留,甚至因浓缩而含量增加。④风味物质:干燥过程中,蛋白质、糖类分解产生更多鲜味物质(如鸟苷酸),风味更浓郁,干制棕色蘑菇仍具较高营养价值,食用前需充分泡发。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馄饨常见馅儿有哪些?经典口味大盘点
« 上一篇 2025-08-22
家常鸡蛋仔怎么做?简单美味家常做法在家轻松学
下一篇 » 2025-08-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