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昼夜平分、阴阳各半的重要节点,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人体也需顺应时令调整饮食,以“春夏养阳”为核心,通过“吃春”这一传统习俗,选取当季新鲜食材调和阴阳、滋养脏腑,春分饮食讲究“不时不食”,既要尝鲜味,更要养生机,以下从春芽、春蔬、春果及传统节令食品四类,详解春分宜食之味。
春芽:萌发之鲜,顺肝气而生
春芽是春季的“时令鲜”,草木经冬藏后于春分萌发,富含维生素和活性成分,中医认为“春芽生发,顺应肝气”,能疏肝理气、提振阳气,香椿被誉为“树上蔬菜”,其嫩芽香气浓郁,含蛋白质、维生素E及钙、磷等矿物质,性凉味苦,有开胃健脾、清热利湿之效,凉拌香椿(焯水后加盐、香油)或与鸡蛋同炒皆可,但需注意新鲜香椿含亚硝酸盐,建议沸水焯烫1分钟再食用,春笋则是“蔬中第一品”,低脂高纤维,含丰富酪氨酸、维生素A,能促进肠道蠕动、清热化痰,传统油焖春笋或春笋炖排骨鲜美可口,但春笋含草酸,烹饪前需焯水去除部分草酸,避免刺激肠胃,豆苗(豌豆苗)也是春分常见春芽,维生素C含量是柠檬的1.5倍,且含膳食纤维和叶绿素,能清热利尿、养肝明目,清炒豆苗或做汤可保留嫩脆口感与营养。
春蔬:甘温补阳,健脾以养肝
春分时节肝气旺盛,易“克脾土”,饮食需兼顾疏肝与健脾,菠菜是“春季养肝菜”,富含铁、叶酸及类胡萝卜素,性凉味甘,能养血滋阴、润燥通便,适合春季肝火旺导致的口干眼涩,菠菜猪肝汤或凉拌菠菜(焯水后加芝麻、蒜末)皆为佳选,但菠菜含草酸,建议烹饪前焯水减少矿物质吸收障碍,韭菜是“起阳草”,辛温之性能温补阳气、促进肝气疏泄,春分食用可驱散春寒、增强脾胃功能,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等传统吃法香气浓郁,但韭菜性温,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荠菜则是“护生草”,自古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含乙酰胆碱、多种氨基酸,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春分吃荠菜可缓解湿气重导致的食欲不振,荠菜饺子、荠菜豆腐羹或凉拌荠菜皆宜,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其高钾含量有助于调节血压。
春果:酸甜生津,润燥以养阴
春分气候渐暖,易“津液不足”,酸甜多汁的春果能生津润燥、补充能量,草莓是“春季第一果”,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含60毫克)、花青素及鞣花酸,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健脾和胃,直接食用或制作草莓果酱酸甜可口,但脾胃虚寒者建议常温食用,避免空腹,樱桃是“百果第一枝”,含铁量居水果之首(每100克含铁约0.4毫克),同时含维生素A、花青素,能补血益气、养颜润肤,春分食用可缓解春季气血不足导致的乏力,但樱桃性温,过量易上火,建议每天10-15颗,枇杷是“春果中珍品”,含苦杏仁苷、枇杷叶素,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适合春季干燥引起的干咳、咽干,枇杷银耳羹或直接食用枇杷肉清甜润喉,但枇杷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适量。
传统节令食品:习俗与养生兼具
除当季食材,春分还有一些承载“调和阴阳”寓意的传统食品,南方多地流行吃“春菜”,多为当地时令野菜或蔬菜(如芹菜、生菜),取“春菜”与“春财”谐音,寓意招财进宝,同时春菜性凉,能清热祛湿,常与鱼片同煮成“春汤”,有“春汤灌脏,洗涤肝肠”之说,北方部分地区有吃“太阳糕”的习俗,以糯米粉加红枣、核桃制成,圆形如太阳,表面印“太阳”图案,寓意“迎接阳气,驱邪避秽”,糯米性温,红枣补中益气,适合春分补充阳气,南方一些地区则吃汤圆,圆形象征“团圆”,春分吃汤圆有“阖家平安、阴阳调和”之意,汤圆多以糯米粉为皮、花生芝麻为馅,但糯米不易消化,建议搭配山楂或陈皮助消化。
春分宜食食物一览表
食物名称 | 类别 | 主要功效 | 传统吃法 | 营养价值亮点 |
---|---|---|---|---|
香椿 | 春芽类 | 开胃健脾、清热利湿 | 凉拌香椿、香椿炒蛋 | 维生素E、钙含量丰富 |
春笋 | 春芽类 | 清热化痰、促进肠道蠕动 | 油焖春笋、春笋炖排骨 | 膳食纤维、酪氨酸含量高 |
菠菜 | 春蔬类 | 养血滋阴、润燥通便 | 菠菜猪肝汤、凉拌菠菜 | 铁、叶酸含量突出 |
韭菜 | 春蔬类 | 温补阳气、疏肝理气 | 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 | 含硫化物,促进食欲 |
荠菜 | 春蔬类 |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 荠菜饺子、荠菜豆腐羹 | 含乙酰胆碱,调节血压 |
草莓 | 春果类 | 清热生津、健脾和胃 | 直接食用、草莓果酱 | 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高 |
樱桃 | 春果类 | 补血益气、养颜润肤 | 鲜食、樱桃酒 | 含铁量居水果之首 |
枇杷 | 春果类 | 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 枇杷银耳羹、直接食用 | 含苦杏仁苷,缓解咳嗽 |
春菜 | 传统 | 清热祛湿、招财进宝 | 春菜鱼片汤 | 时令维生素,顺应春气 |
太阳糕 | 传统 | 补充阳气、驱邪避秽 | 蒸食 | 糯米温补,红枣益气 |
相关问答FAQs
问:春分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搭配禁忌?
答:春分饮食宜“甘温补阳,酸甘化阴”,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春季肝气旺,过食辛辣(如辣椒、花椒)易助火伤阴;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气内停,搭配上,可适当酸甘(如草莓+山楂、菠菜+枸杞)以养肝阴,同时搭配健脾食材(如山药、薏米)防肝克脾,如春笋炒山药、荠菜豆腐汤等,既疏肝又健脾。
问:为什么春分要吃“春菜”?有什么讲究?
答:“春菜”是春分“吃春”的核心习俗,指春季当季鲜嫩蔬菜,野菜(如荠菜、马齿苋)或家菜(如芹菜、生菜)均可,古人认为“春菜”得天地春气,能“涤荡肠胃,祛陈布新”,寓意清除冬季积滞,迎接新生,讲究“食鲜”,即采摘后尽快食用,避免营养流失;讲究“食法”,多清煮或凉拌,保留原味和寒凉之性,以应对春季温热之气,如广东春分吃“春汤”(春菜+鱼片),寓意“春汤灌脏,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