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和、精、清、新”为核心理念,讲究“原汁原味,清鲜平和”,烧菜作为淮扬菜的核心技法之一,通过“大火激香、小火慢烧、收汁入味”的火候把控,将食材的本味与调料的鲜香融合,形成咸鲜醇厚、酥烂不腻的独特风味,淮扬菜烧菜选料严谨,多取本地时鲜,如长江三鲜、淮猪、扬州禽蛋等,既有宴席大菜,也有家常风味,既体现食材的精致,又蕴含烹饪的智慧,以下从禽类、畜类、水产、蔬菜四大类,详细介绍淮扬菜中的经典烧菜。
禽类烧菜:温润鲜香,肉质酥烂
禽类烧菜在淮扬菜中注重“嫩而不柴,香而不腻”,多选用本地散养禽类,通过慢烧使肉质酥烂,汤汁醇厚。
红烧老鹅:扬州本地老鹅是关键,鹅肉切块焯水后,加葱姜、八角、料酒大火爆香,转入砂锅,加酱油、冰糖、热水,小火慢烧1.5小时至鹅肉酥烂,收汁时淋少许香醋提亮,成品色泽红亮,肉质酥香,咸中带甜,是秋冬时节的经典暖锅菜。
草菇烧鸭肫:鸭肫切花刀便于入味,草菇去蒂洗净,鸭肫焯水后与草菇同炒,加蚝油、生抽调味,加少许高汤小火慢烧15分钟,使鸭肫脆嫩中带菌香,草菇吸饱肉汁,口感层次丰富,是佐酒小菜的上选。
畜类烧菜:肥而不腻,醇厚入味
畜类烧菜讲究“大荤小做”,通过焯水、慢烧去除油腻,保留肉香,多选用五花肉、羊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材,形成“酥烂脱骨,肥而不腻”的口感。
红烧马鞍桥:以鳝鱼段与五花肉同烧得名,鳝鱼切段焯水去腥,五花肉切小块煸炒出油,加葱姜、八角、料酒炒香,倒入鳝鱼段,加酱油、糖、热水,小火慢烧40分钟,至鳝鱼软糯、五花肉酥烂,收汁时淋香油,鳝鱼鲜香与五花肉醇厚交织,是淮扬菜“河鲜与畜肉搭配”的典范。
萝卜烧羊肉:选用山羊肉与扬州黄心萝卜,羊肉切块焯水去膻,萝卜切滚刀块,先烧羊肉至半熟,加萝卜同烧,羊肉酥烂后,萝卜吸饱肉香,汤色清亮,鲜中带甜,冬季食用暖身滋补,体现“素菜荤烧,鲜味互补”的淮扬理念。
水产烧菜:清鲜本味,嫩滑细腻
水产烧菜是淮扬菜的精髓,多取长江、运河时鲜,强调“原汁原味”,通过白烧、红烧等技法突出鱼虾的鲜嫩,汤汁清澈或醇厚,却不掩盖食材本味。
白汁鮰鱼:淮扬宴席名菜,鮰鱼切段焯水,加高汤、葱姜、料酒小火慢烧,保持鱼形完整,汤汁呈奶白色,鱼肉细嫩如豆腐,调味仅用盐、少许糖,突出鮰鱼无鳞无刺、肉质鲜美的特点,食用时蘸姜醋汁,鲜上加鲜。
烧划水:取青鱼尾切条,油炸至金黄,加酱油、糖、醋大火烧制,使鱼尾外皮微焦、内里鲜嫩,甜酸适口,鱼骨酥软,是经典的下饭菜,体现“化废为宝,物尽其用”的淮扬烹饪智慧。
蔬菜烧菜:素菜荤做,清鲜爽口
蔬菜烧菜虽以素为主,却善用荤汤、火腿提鲜,形成“素中有荤,鲜而不腻”的风味,体现淮扬菜“荤素搭配,相得益彰”的理念。
香菇烧菜心:选用扬州黄心菜与干香菇,菜心焯水保持翠绿,香菇泡发后与菜心同烧,加蚝油、盐调味,香菇醇厚,菜心清甜,汤汁微稠,是宴席上的“清口素菜”。
烧二冬:冬笋切片,冬菇去蒂,焯水后与火腿片同烧,加少许生抽、糖调味,冬笋爽脆,冬菇软滑,火腿提鲜,口感丰富而不油腻,是淮扬菜“冬令时鲜”的代表。
经典淮扬菜烧菜一览表
菜品名称 | 主要食材 | 烹饪技法 | 风味特点 |
---|---|---|---|
红烧老鹅 | 扬州老鹅、葱姜、八角 | 红烧 | 色泽红亮,肉质酥香,咸甜适口 |
白汁鮰鱼 | 鮰鱼、高汤、葱姜 | 白烧 | 汤汁奶白,鱼肉细嫩,原汁原味 |
红烧马鞍桥 | 鳝鱼、五花肉、笋片 | 红烧 | 鳝鱼软糯,五花肉肥而不腻 |
萝卜烧羊肉 | 山羊肉、黄心萝卜 | 红烧 | 羊肉酥烂,萝卜吸香,汤清味鲜 |
烧划水 | 青鱼尾、酱油、糖、醋 | 红烧 | 外皮微焦,内里鲜嫩,甜酸开胃 |
相关问答FAQs
Q1:淮扬菜烧菜与川菜烧菜在风味和技法上有何区别?
A:淮扬菜烧菜注重“清鲜平和”,调味以盐、糖、醋为主,突出食材本味,技法上“慢烧细炖”,汤汁醇厚不腻;川菜烧菜则善用麻辣、豆瓣、花椒,口味浓郁刺激,技法上“快火爆炒”与“慢烧结合”,强调复合味型,如“麻婆豆腐”的麻辣、“水煮鱼”的鲜辣,与淮扬菜的“原汁原味”形成鲜明对比。
Q2:淮扬菜烧菜中“收汁”的关键是什么?
A:收汁是烧菜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风味的关键,需在食材慢烧至软烂后,转大火收浓汤汁,期间需不停翻动防止粘锅,调味以“轻收”为主,仅用少许盐、糖提鲜,避免过度收干导致汤汁焦苦,收汁后汤汁应能“挂勺”(勺中汤汁缓慢流动),既保证食材入味,又保留汤汁的醇厚感,如红烧狮子头收汁后,肉质酥烂且汤汁能包裹住肉丸,便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