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豆腐炸酱面是很多人记忆里的温暖味道,既有炸酱的浓郁酱香,又有豆腐的嫩滑鲜美,搭配筋道的面条,简单却让人吃得满足,这道菜做法灵活,食材家常,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下面从食材准备到制作步骤,一步步教你做出地道的家常味道。
食材准备(2-3人份)
做豆腐炸酱面,食材分为主料、辅料和调料,搭配合理才能让口感更丰富,以下是详细清单,可根据喜好微调: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主料 | 老豆腐300g(选质地紧实的,不易碎)、手擀面或鲜面条400g、五花肉100g(可选,增加油脂香) |
辅料 | 大葱1根(取葱白和葱绿分开)、生姜3片、大蒜5瓣、干辣椒2-3个(不吃辣可不放)、黄豆酱2勺、甜面酱1勺 |
调料 | 食用油适量、生抽1勺、老抽半勺(上色用)、白糖1小勺(提鲜)、盐适量、料酒1勺(腌肉用)、清水小半碗 |
制作步骤
第一步:豆腐处理——煎出金黄焦香
老豆腐切成1.5cm见方的小块,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去除豆腥味,同时让豆腐更紧实),捞出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这一步很重要,否则煎的时候容易粘锅。
热锅冷油,油温五成热时(插入筷子周围冒小泡),放入豆腐块,中小火慢煎,煎至每面金黄且微微起硬壳,盛出备用,煎豆腐时不要频繁翻动,等一面定型后再翻面,避免碎裂。
第二步:炸酱——炒出浓郁酱香
(如果用五花肉)先将五花肉切成小丁,冷锅冷油放入,小火慢慢煸炒,直到把肥肉中的油脂煸出,肉丁变得微焦,盛出备用(不吃肉可跳过此步)。
锅中留底油(如果没煸肉就加少许油),放入姜片、蒜瓣、干辣椒爆香,接着加入葱白段炒出香味,然后加入2勺黄豆酱和1勺甜面酱,小火炒出酱香味(火大了容易糊,会有苦味)。
如果用了肉丁,此时倒回锅中,加1勺料酒去腥,再加入1勺生抽、半勺老抽调色,翻炒均匀后放入煎好的豆腐丁,加小半碗清水,盖上锅盖焖煮3-5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酱汁,最后加1小勺白糖提鲜(中和咸味,让酱香更柔和),根据口味加少许盐调味,大火收浓汤汁,撒入葱绿段,关火备用。
第三步:煮面——煮出筋道口感
煮面是炸酱面的关键,面条的软硬直接影响口感,锅中加水烧开,加1小勺盐(防止粘连),放入面条,用筷子轻轻搅散,避免粘锅,根据面条种类调整时间:手擀面煮2-3分钟,鲜面条煮1-2分钟,煮到面条中间还有一点点硬芯(“芯”)即可(拌酱后会继续吸水变软)。
煮好的面条捞出,过一遍凉水(可选,更筋道),沥干水分盛入碗中,如果喜欢热拌面,可以直接捞出沥干,趁热浇上炸酱。
第四步:拌面——灵魂搭配
将炸酱均匀地浇在面条上,用筷子从下往上翻拌,让每一根面条都裹满酱汁,可以根据喜好加配菜,比如焯水的豆芽、黄瓜丝、胡萝卜丝,或者加个煎蛋,增加营养和口感层次,一碗酱香浓郁、豆腐嫩滑的家常炸酱面就做好了,趁热吃,面条筋道,酱香裹着豆腐的豆香,越吃越香。
小贴士
- 豆腐选择:一定要选老豆腐(北豆腐),质地紧实,煎的时候不易碎,口感也更有嚼劲;内酯豆腐(南豆腐)太嫩,不适合做这道菜。
- 酱料搭配:黄豆酱偏咸,甜面酱偏甜,两者搭配能平衡咸甜味,让酱香更浓郁;如果喜欢更浓郁的酱香,可以加半勺豆瓣酱一起炒。
- 面条选择:手擀面口感最好,筋道有嚼劲;如果没有,可以用鲜切面或挂面代替,挂面煮的时间要稍短一些。
- 炸酱保存:一次多做点炸酱,放密封罐冷藏能保存3天,冷冻能保存1个月,吃的时候取出来加热,下面条非常方便。
相关问答FAQs
Q1:家常豆腐炸酱面做好后能保存多久?怎么保存?
A:炸酱和面条最好分开保存,炸酱放密封罐中,冷藏可保存3天,冷冻可保存1个月(食用前提前解冻并加热);面条煮好后沥干,放冰箱冷藏可保存1-2天,冷冻可保存1个月(食用前无需解冻,直接煮1-2分钟),注意:拌好的面条最好现做现吃,保存后口感会变差,容易坨在一起。
Q2:炸酱太咸了怎么办?有没有补救方法?
A:如果炸酱太咸,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补救:① 加少量清水煮开,稀释咸味,同时让酱汁稍微变稀,拌面时更容易裹匀;② 加入半个土豆丁一起煮,土豆会吸收部分盐分,还能增加饱腹感;③ 如果已经拌好面条,可以加少量煮面的汤(无盐)稀释,再放一点点糖中和咸味,提升口感,注意补救后要尝一下味道,避免加太多水导致酱汁太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