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粤菜以其清鲜、嫩滑、注重食材本味的特色,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日常选择,这类菜品讲究“不时不食”,选用当季新鲜食材,烹饪手法以蒸、炒、炖、煮为主,调味清淡却层次丰富,既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又能激发其鲜甜口感,以下从禽肉、水产、蔬菜、汤品、粥点五个类别,介绍几道经典的家常粤菜及其做法。
禽肉类菜品中,白切鸡是粤菜的灵魂之一,选用肉质紧实的清远鸡或三黄鸡,整鸡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水沸后转微火浸煮25分钟,关火焖10分钟,确保鸡肉熟透而不老,捞出后立即浸入冰水,使鸡皮爽脆,斩件后搭配姜蓉(姜末+热油+盐)或豉油汁,皮滑肉嫩,原汁原味,豉油鸡则更添酱香,用生抽、老抽、冰糖、八角、桂皮卤制鸡只,中火煮20分钟,收汁后色泽红亮,咸中带甜,连骨头都入味十足。
水产类菜品以清蒸为主,最能体现粤菜“鲜”的追求,清蒸鲈鱼是首选,处理好的鲈鱼用姜片、葱段垫底,鱼身抹少许盐,大火蒸8-10分钟,取出后倒掉腥水,铺上葱丝、姜丝,淋热油激发香味,最后浇上蒸鱼豉油,鱼肉嫩滑如豆腐,汤汁清甜鲜美,豉汁蒸排骨则是老少皆宜的家常菜,排骨用豆豉、蒜蓉、生抽、糖、淀粉腌制15分钟,铺在盘上蒸20分钟,豆豉的咸香与排骨的软嫩融合,下饭极佳。
蔬菜类讲究“锅气”与爽脆口感,蒜蓉炒菜心是快手菜,菜心洗净沥干,蒜蓉爆香,大火快炒菜心至断生,加少许盐和蚝油调味,翠绿爽口,蒜香浓郁,上汤娃娃菜则更显精致,娃娃菜焯水后摆盘,用皮蛋、咸蛋切丁,炒香后加高汤煮沸,淋在菜上,撒火腿末,汤汁清甜,菜心吸收了高汤精华,鲜嫩无比。
汤品是粤菜家常餐的点睛之笔,老火汤讲究“慢工出细活”,玉米胡萝卜排骨汤是家庭常备,排骨焯水后与玉米、胡萝卜、姜片同煮,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5小时,汤色清甜,食材软烂,适合全家饮用,冬瓜薏米老鸭汤则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佳品,老鸭焯水后与冬瓜、薏米、陈皮炖煮2小时,鸭肉酥烂,汤汁清润,薏米祛湿,陈皮增香。
粥点类以绵滑顺口为特色,皮蛋瘦肉粥是最经典的家常粥,大米提前浸泡2小时,加足量水煮至开花,加入撕成丝的瘦肉、切碎的皮蛋,继续煮10分钟,最后撒葱花、姜丝,加盐、白胡椒粉调味,粥底绵密,皮蛋蛋香与瘦肉鲜香交织,暖胃又饱腹,艇仔粥家常版则更丰富,用大米粥底加鱼片、瘦肉、花生、生菜丝、浮皮丝、叉烧丝,淋热汤冲开,食材丰富,口感层次分明。
以下为常见家常粤菜一览表:
菜品类别 | 菜名 | 主要食材 | 口味特点 |
---|---|---|---|
禽肉类 | 白切鸡 | 清远鸡、姜蓉、豉油 | 皮爽肉滑,原汁原味 |
禽肉类 | 豉油鸡 | 三黄鸡、生抽、老抽、豆豉 | 色泽红亮,咸甜适口 |
水产类 | 清蒸鲈鱼 | 鲈鱼、蒸鱼豉油、葱丝 | 肉嫩滑,鲜甜清爽 |
水产类 | 豉汁蒸排骨 | 排骨、豆豉、蒜蓉 | 豉香浓郁,排骨软嫩 |
蔬菜类 | 蒜蓉炒菜心 | 菜心、蒜蓉、蚝油 | 爽脆翠绿,蒜香扑鼻 |
蔬菜类 | 上汤娃娃菜 | 娃娃菜、皮蛋、咸蛋、火腿 | 汤汁清甜,菜心鲜嫩 |
汤品类 | 玉米胡萝卜排骨汤 | 排骨、玉米、胡萝卜 | 汤色清甜,食材软烂 |
汤品类 | 冬瓜薏米老鸭汤 | 老鸭、冬瓜、薏米、陈皮 | 清润祛湿,鸭肉酥烂 |
粥点类 | 皮蛋瘦肉粥 | 大米、皮蛋、瘦肉、葱花 | 粥底绵密,暖胃鲜香 |
粥点类 | 艇仔粥 | 大米、鱼片、瘦肉、花生 | 食材丰富,口感层次分明 |
相关问答FAQs
Q1:家常粤菜如何保持食材的鲜味?
A:保持食材鲜味的关键在于“新鲜”与“少干预”,选用当季、新鲜的食材,如活鱼、现宰鸡、本地蔬菜,从源头保证风味,烹饪手法以蒸、快炒、白灼为主,减少调料覆盖:清蒸鱼只放姜、葱、蒸鱼豉油,突出鱼肉本身的甜;炒蔬菜大火快炒,加少许盐和蚝油即可,避免过度烹饪导致营养流失和口感变差,粤菜常用“镬气”(锅气),即大火快炒时食材与锅壁接触产生的焦香,能提升风味,如蒜蓉炒菜心需热油爆香蒜蓉后立即下菜心,锁住水分和鲜味。
Q2:粤菜家常汤品有哪些适合秋冬养生的搭配?
A:秋冬养生汤品注重温补润燥,推荐以下搭配:① 南北杏菜干猪肺汤:猪肺清热润肺,菜干、南北杏止咳化痰,适合干燥咳嗽;② 白萝卜陈皮炖牛腩:白萝卜下气消积,陈皮理气健脾,牛腩温补,适合秋冬进补;③ 淮山枸杞炖乌鸡:乌鸡滋阴补血,淮山健脾,枸杞养肝明目,适合体虚乏力者;④ 栗子百合鸡汤:栗子补肾强筋,百合润肺安神,鸡汤温补,适合秋冬干燥引起的皮肤干裂、咽干,炖汤时先用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1.5-2小时,让食材有效成分充分融入汤中,少盐或原味,更能体现汤品的清润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