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作为百搭的调味食材,无论是拌粥、夹面包还是配沙拉,都能瞬间提升风味,比起市售添加防腐剂的肉松,自制肉松更健康、用料实在,今天就分享一个零失败的家常肉松做法,附上视频拍摄小技巧,让你轻松做出蓬松鲜香的肉松。
制作肉松的核心在于选对肉、掌握炒制火候,整个过程并不复杂,新手也能一次成功,首先准备好材料:猪后腿肉或里脊肉500克(选瘦肉比例高的,口感更佳)、姜片3片、葱段2段、料酒1勺、生抽2勺、老抽半勺(调色用,可省略)、冰糖10克、盐适量、五香粉1小勺、白芝麻1小勺(可选,增香),这些材料都是厨房常见物,成本不到20元,却能做出满满一大罐肉松。
制作步骤:
- 煮肉去腥:猪肉洗净切成大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中小火煮20-30分钟,直到用筷子能轻松插入肉块,捞出晾凉(煮肉的水别倒,可以煮面条或做汤,避免浪费)。
- 撕成细丝:晾凉的肉块顺着纹理撕成细丝,如果觉得手动撕麻烦,也可以戴上手套用手撕,或者用料理机低速搅碎(注意不要搅成肉泥,保留一丝丝的口感)。
- 炒制收干:不粘锅小火预热,倒入肉丝无火干炒(如果锅具不粘,可以不用放油,避免油腻),炒到肉丝微微发黄、水分收干时,加入生抽、老抽、冰糖、盐、五香粉,翻炒均匀让调料吸收,接着继续小火慢炒,期间不断翻铲,避免粘锅,直到肉丝变得蓬松、干爽,颜色金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20分钟,耐心是关键)。
- 最后增香:关火前加入白芝麻(或海苔碎、儿童肉松可加奶粉)翻匀,晾凉后就会变得酥脆,装入密封罐保存,常温下能放1个月,冷藏更久。
视频拍摄小技巧:如果想拍出诱人的肉松制作视频,镜头语言很重要,开头可以用成品特写,撒肉松在面包上的慢动作,吸引观众;煮肉时拍水沸腾的咕嘟声、筷子插入肉的轻松感,突出“软烂”;撕肉时拍手部特写,展示肉丝的细腻;炒制时用俯拍镜头,展现肉丝从湿润到蓬松的变化,配上“滋滋”的炒制声,更有代入感;最后装罐时拍密封罐的质感,加上“无添加、真材实料”的字幕,增强信任感,拍摄时注意光线充足,自然光最佳,避免阴影,让肉松的金黄色更诱人。
小贴士:
- 猪肉可选梅花肉,肥瘦相间更香,但瘦肉多的后腿肉更适合做肉松,口感不油腻。
- 炒制全程一定要小火,火大了容易焦糊,肉松会发苦。
- 给孩子吃的肉松可以不加五香粉,换成少量盐或虾皮粉,更营养。
相关问答FAQs
Q:没有料理机,怎么把肉撕得更细?
A:手动撕肉时,可以将煮好的肉块放入冰箱冷冻10-15分钟,稍微冻硬后更容易撕成细丝;或者用两把叉子反向拉扯,也能快速撕出肉丝,虽然比料理机麻烦,但手工撕的肉丝更有嚼劲,口感更好。
Q:肉松做好后不够蓬松,有点结块怎么办?
A:肉松结块通常是炒制时水分没完全炒干,或者晾凉时密封太早,解决方法:把结块的肉松倒回锅中,小火再炒3-5分钟,边炒边用筷子拨散,直到水分收干、肉松松散即可;晾凉时一定要完全放凉再装罐,热气会导致回软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