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成糕是一道传统中式糕点,以其层层分明、软糯香甜的口感深受喜爱,制作过程虽需耐心,但步骤并不复杂,家庭也能轻松复刻,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方法,包含材料准备、具体步骤和小贴士,助你成功做出美味千成糕。
材料准备
制作千成糕主要需要米粉、糯米粉、糖和水,辅以少量食用油和干果装饰,以下是基础配方(可按需调整):
材料名称 | 用量 | 备注 |
---|---|---|
粘米粉(大米粉) | 150克 | 确保细腻,无颗粒 |
糯米粉 | 50克 | 增加软糯口感,不可省略 |
白砂糖 | 60克 | 可根据甜味喜好增减 |
清水 | 200毫升 | 分次加入,调整面糊稠度 |
食用油 | 10毫升 | 刷模具防粘,也可加入面糊中 |
红枣/葡萄干/蔓越莓干 | 适量 | 提前泡软,铺面层装饰 |
可可粉/抹茶粉 | 5克(可选) | 调制不同颜色,制作千层效果 |
制作步骤
第一步:处理粉类与调糊
- 混合粉类:将粘米粉、糯米粉、白砂糖倒入大碗中,用筷子或打蛋器搅拌均匀,确保糖无结块。
- 分次加水:分3次加入清水(每次约60毫升),边加边搅拌,先搅拌成絮状,再用手掌或刮刀揉成无干粉的湿润面团(注意:面团不宜过硬,应柔软不粘手,若太干可少量加水,太湿则加少许米粉)。
- 过筛更细腻:将面团过筛(可用细网筛),筛出的粗团继续碾压过筛,得到细腻的粉浆,这样做出的糕点口感更顺滑,无颗粒感。
第二步:准备模具与调色(可选)
- 刷油防粘:选择一个方形或圆形的耐高温模具(如不锈钢饭盒、陶瓷模具),内壁均匀刷一层食用油,底部可铺一层烘焙纸方便脱模。
- 调色分层:若想制作彩色千层糕,可将部分粉浆分出,分别加入可可粉、抹茶粉(或红曲粉、蝶豆花粉),用刮刀搅拌至颜色均匀,无明显结块。
第三步:蒸制千层糕
- 第一层蒸制:模具底部先倒入一层原色粉浆(约0.5厘米厚),轻轻震几下模具排出气泡,放入蒸锅,大火烧开后蒸3分钟定型。
- 逐层叠加:取出模具,再倒入一层原色或彩色粉浆(厚度约0.5厘米),同样震模具排气,继续蒸3分钟,重复此步骤,直至粉浆用完(一般6-8层,每层蒸3分钟,总蒸制时间约20-25分钟)。
- 小技巧:每层粉浆不宜过厚,否则不易熟透且层次模糊;若喜欢夹心,可在每层蒸好后撒少量葡萄干或红枣碎。
- 表面装饰:最后一层粉浆铺平后,可摆上红枣片、葡萄干等干果装饰,再蒸3分钟。
第四步:冷却与脱模
- 自然冷却:蒸好后不要立即取出,将模具留在蒸锅中焖5分钟,防止糕点因温差突然收缩开裂,取出后完全冷却至室温(约1-2小时),若心急切开会容易散碎。
- 脱模切块:用小刀沿模具边缘划一圈,倒扣在案板上,撕掉底部的烘焙纸,用刀切成小块(可提前沾水防粘),千成糕就完成了。
制作小贴士
- 粉类比例:粘米粉与糯米粉建议以3:1的比例,糯米粉过多会黏牙,过少则不够软糯。
- 水量控制:不同品牌粉类吸水性不同,加水时少量多次,揉成“耳垂般柔软”的面团最佳。
- 蒸制火候:全程保持大火,中途不要开盖,避免水蒸气滴落导致表面坑洼。
- 保存方法:未吃完的千成糕用保鲜膜包裹,冷藏可保存3天,吃前微波炉加热10秒恢复软糯。
相关问答FAQs
Q1:千成糕蒸好后为什么塌陷或层次不清晰?
A:塌陷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粉浆过稀,导致支撑力不足;二是开盖过早,糕点未定型突然遇冷收缩,层次不清晰则可能是每层粉浆过厚,或蒸制时间不足,解决方法:严格控制粉浆稠度(呈流动但缓慢滴落状),每层厚度不超过0.5厘米,蒸制时全程大火,焖5分钟后再开盖。
Q2:没有粘米粉可以用什么代替?
A:粘米粉可用普通大米粉代替,若家中无米粉,也可将普通大米放入料理机打成粉(过筛后使用),但口感可能略粗糙,建议搭配少量糯米粉改善,注意不要用糯米粉代替粘米粉,否则糕点会过于黏牙,不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