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菌怎么培养?家庭自制详细步骤、材料准备与方法详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美食做法 正文

纳豆菌是制作纳豆的核心微生物,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亚种,具有分泌纳豆激酶、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等特性,赋予纳豆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能,家庭或实验室制作纳豆菌需遵循微生物培养的基本原则,包括菌种获取、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培养及保存等步骤,以下为详细操作指南。

怎么做纳豆菌

纳豆菌的获取途径

纳豆菌的获取是制作的第一步,常见途径有三种:

购买商业纳豆菌粉

最便捷的方式,适合新手,选择正规品牌(如日本纳豆菌粉、国产食品级菌粉),注意菌粉活性(生产日期在6个月内,活菌数≥10⁸ CFU/g),购买时需确认菌种为纳豆专用枯草芽孢杆菌,避免误用其他芽孢杆菌(如饲料用菌种可能含杂质)。

从新鲜纳豆中分离

若想自制菌种,可使用无添加新鲜纳豆(优选日本进口或自制纳豆,避免含防腐剂),操作步骤:

  • 取5g新鲜纳豆,加入45mL无菌生理盐水(0.85% NaCl溶液),振荡混匀制成10⁻¹稀释液;
  • 取1mL稀释液,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依次稀释至10⁻³、10⁻⁴;
  • 吸取100μL 10⁻³稀释液,涂布于纳豆菌固体培养基(配方见下文),37℃培养24小时;
  • 挑取表面粗糙、乳白色、边缘不规则的菌落(纳豆菌典型形态),再次划线纯化2-3次,直至菌落形态单一。

实验室保藏菌种活化

若实验室有纳豆菌斜面或甘油管保藏菌株,需提前活化:取一环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37℃振荡培养(180rpm)12小时,使菌体恢复生长活性。

培养基的制备

纳豆菌培养基需满足其营养需求(碳源、氮源、无机盐),家庭制作可简化为大豆培养基,实验室则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家庭大豆培养基(适合简易培养)

材料:大豆100g、琼脂15-20g、水1000mL、葡萄糖5g(可选,促进生长)。
制备步骤

怎么做纳豆菌

  • 大豆浸泡12小时(室温),煮至软烂(用筷子可轻松夹碎),过滤取煮汁(约800mL);
  • 煮汁中加入琼脂,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补足水分至1000mL;
  • 分装至耐高温容器(如玻璃瓶),每瓶200mL,瓶口塞上透气棉(或封耐高温膜)。

实验室营养琼脂培养基(适合纯化/扩培)

材料:蛋白胨10g、牛肉膏3g、NaCl 5g、琼脂15-20g、水1000mL。
制备步骤:将上述成分(除琼脂外)溶于水,加热溶解后加入琼脂,搅拌至完全溶解,分装后灭菌。

培养基配方表(家庭版)
| 材料名称 | 用量 | 作用 |
|----------------|--------|--------------------------|
| 大豆 | 100g | 提供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 |
| 琼脂 | 15-20g | 固化培养基,利于菌落生长 |
| 葡萄糖 | 5g | 快速碳源,促进菌体增殖 |
| 水 | 1000mL | 溶解介质,维持渗透压 |

灭菌处理

灭菌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家庭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或煮沸法,实验室用高压灭菌锅。

家庭灭菌方法

  • 高压锅灭菌:将分装好的培养基容器放入高压锅,121℃灭菌20分钟(压力1.05 kg/cm²),灭菌后自然降压至0,取出趁热斜放(固体培养基凝固成斜面,便于观察菌落);
  • 煮沸灭菌:若无高压锅,可将培养基容器放入锅中,加水至淹没瓶身,煮沸持续30分钟以上(需每天更换一次,连续3天,确保彻底灭菌)。

无菌操作准备

接种前需对操作环境消毒:家庭用75%酒精擦拭桌面、操作台,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喷雾消毒);实验室需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提前开启紫外灭菌20分钟,操作时酒精灯火焰周围保持无菌区。

接种与培养

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固体)或室温(液体)后,即可进行接种。

接种操作

  • 菌粉接种:用无菌称量纸取0.1g纳豆菌粉,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振荡混匀后吸取1mL菌液至培养基中,轻轻晃动使菌液均匀分布;
  • 纳豆分离菌接种:用接种环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Z”字形),或液体培养基中轻触接种;
  • 纳豆原浆接种:取1g新鲜纳豆,直接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用玻璃棒捣碎混匀。

培养条件

纳豆菌为好氧菌,需在适宜温度和通气条件下生长:

怎么做纳豆菌

  • 温度:30-37℃(最适35℃),家庭可用恒温培养箱、酸奶机(设置35℃)或保温箱(包裹毛巾维持温度);
  • 时间:24-48小时,期间观察菌落变化(固体培养基上出现乳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的菌落,边缘呈毛刺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表面可能形成菌膜);
  • 通气:固体培养基需保持瓶口透气(棉塞透气膜),液体培养需振荡(180rpm,实验室条件)或定时摇晃(家庭条件,每天2-3次)。

培养条件参数表
| 培养阶段 | 温度(℃) | 时间(h) | 通气条件 | 观察现象 |
|----------------|-----------|-----------|----------------|------------------------------|
| 斜面/固体培养 | 35±1 | 24-48 | 静置,瓶口透气 | 乳白色菌落,表面粗糙,边缘不整 |
| 液体培养 | 35±1 | 12-24 | 振荡/摇晃 | 培养基浑浊,可能有菌膜形成 |

菌种扩培与保存

若需大量纳豆菌,可在基础培养后进行扩培;长期保存需采用适当方法保持菌种活性。

扩培方法

将培养好的纳豆菌菌种(斜面或液体)按10%的接种量(如1mL菌液接入100mL新鲜培养基)转入新的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液体培养浑浊后2-4小时),即可用于纳豆发酵或继续扩培(一般不超过3代,避免菌种退化)。

保存方法

  • 短期保存(1周内):固体斜面培养物4℃冷藏,用保鲜膜封口防止污染;液体培养物4℃保存,每天摇晃一次防止沉淀。
  • 长期保存(6个月-1年)
    • 甘油保藏:取1mL对数期菌液与1mL甘油(终浓度50%)混合,-20℃或-80℃冷冻保存(需用无菌离心管,避免反复冻融);
    • 冻干保藏:实验室用冻干机将菌悬液冻干,加入保护剂(脱脂乳、蔗糖),密封后4℃避光保存,家庭可购买家用冻干盒处理。

注意事项

  1. 防止杂菌污染:操作全程保持无菌,若培养基出现霉斑(绿色/黑色)、黏液状物(细菌污染)或异常酸臭味,需立即丢弃,重新灭菌;
  2. 控制发酵温度:温度>40℃会导致纳豆菌产芽孢(活性降低),<25℃生长缓慢,可能被杂菌污染;
  3. 菌种活性检测:扩培后的菌种需用于纳豆发酵验证(接种至蒸煮大豆中,40℃发酵24小时,若出现拉丝、氨味(正常)且无腐败味,则活性合格);
  4. 避免交叉污染:纳豆菌与土壤、空气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有相似性,操作时需与普通微生物实验分开,防止菌种不纯。

相关问答FAQs

Q1:家庭制作纳豆菌时,为什么培养基会长出霉菌或细菌杂菌?
A:杂菌污染主要源于灭菌不彻底或操作不当,常见原因包括:培养基灭菌时间不足(如高压锅压力未达标、煮沸时间不够)、接种时环境未消毒(如未酒精擦拭桌面、手未消毒)、容器密封不严(如瓶口棉塞过松或被污染),解决方法:确保高压锅121℃灭菌20分钟,操作前用75%酒精消毒所有接触物品,接种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快速操作,培养基冷却后立即接种(避免放置过久被空气杂菌污染)。

Q2:自制纳豆菌和购买商业菌粉,哪种更适合家庭纳豆发酵?
A:新手建议优先购买商业纳豆菌粉,其优势在于活菌数稳定、纯度高(无杂菌)、操作简单(直接按比例接种即可);自制菌种虽成本低,但分离纯化过程需一定微生物操作经验,若纯度不足(混有杂菌),会导致纳豆发酵失败(如腐败、无拉丝),若已成功分离出纯菌种,可连续使用3-5代,但需定期检测活性(通过发酵大豆验证),避免因菌种退化影响纳豆品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年夜饭大餐做哪些?家宴必备菜品怎么选?
« 上一篇 2025-08-20
不用烤箱怎么做饼干?不用烤箱也能在家轻松做出香脆美味饼干!
下一篇 » 2025-08-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