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牛轧糖的做法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糖浆熬制的温度和材料混合的技巧,就能做出奶香浓郁、口感酥脆的牛轧糖,下面从材料准备、工具准备、详细步骤到储存方法,一步步教你在家轻松制作。
材料准备(约500g成品)
基础材料:
- 全脂奶粉:100g(建议选用无添加的纯奶粉,奶香更浓)
- 白砂糖:80g(甜度可根据喜好调整,不建议减糖太多,否则不易凝固)
- 麦芽糖:100g(牛轧糖的灵魂,提供黏性和Q弹口感,不可用白糖代替)
- 无盐黄油:50g(室温软化,选含乳脂80%以上的,奶味更足)
- 熟花生碎:150g(提前去皮烤香,烤箱150℃烤10分钟,或平底锅小火炒到微黄,放凉后切碎)
可选添加材料:
- 蔓越莓干:50g(提前用温水泡10分钟,沥干水分切碎,增加酸甜口感)
- 杏仁片:30g(同花生碎一样烤香,增加层次感)
- 可可粉:10g(喜欢巧克力味可在奶粉中混入,做巧克力牛轧糖)
工具准备
- 不粘锅:1个(直径20-25cm,导热好,不易粘糖)
- 硅胶刮刀:1个(翻拌材料不粘锅)
- 方形模具:1个(20cm×20cm,底部铺油纸方便脱模)
- 温度计:1个(辅助熬糖浆,新手必备)
- 擀面杖:1根(压实糖团)
- 刀:1把(切糖前用热水烫一下,切口更整齐)
详细步骤
第一步:准备坚果和果干
- 花生去皮:生花生放入烤箱150℃烤10分钟,中途翻拌,烤至表面微黄、能搓掉红衣,放凉后用刀或擀面杖压成碎粒(不要太碎,保留颗粒感)。
- 处理蔓越莓干:如果用蔓越莓干,用温水泡10分钟去除多余糖分,沥干后切碎(大小和花生碎一致,避免切太大影响口感)。
第二步:熬糖浆(关键步骤)
- 锅中加80g白砂糖、100g麦芽糖和30g清水(水量固定,避免糖浆熬干),开小火加热,边加热边用刮刀轻轻搅拌(避免糖粒粘底)。
- 等糖浆完全融化后,停止搅拌,转中火熬制,此时糖浆会冒大气泡,当温度达到115-120℃(用温度计测量),或用“滴水法”测试:用筷子蘸一滴糖浆滴入冷水中,能形成软硬适中的球状,用手捏起来有弹性即可(不用太硬,后续混合奶粉会变硬)。
- 关火,立即将锅放入冷水中(防止余温继续加热糖浆,导致熬过头),静置1分钟降温至90℃左右(太热会烫化黄油,太低则奶粉不易混合)。
第三步:混合黄油和奶粉
- 软化好的黄油切成小块,倒入温热的糖浆中,用刮刀快速翻拌至黄油完全融化,糖浆变得顺滑。
- 筛入100g全脂奶粉(提前过筛,避免结块),分2-3次加入,每次用刮刀翻拌均匀,直到奶粉和糖浆完全融合,形成无颗粒的粘稠糖团(动作要快,避免糖团凝固)。
第四步:加入坚果和整形
- 倒入150g花生碎(和可选的蔓越莓干、杏仁片),用刮刀轻轻翻拌均匀,让坚果碎均匀分布在糖团中(不要过度搅拌,避免坚果碎碎掉)。
- 在方形模具底部铺一层油纸(四周也要超出模具,方便后续脱模),将糖团倒入模具中,用手或擀面杖压实(表面抹平,厚度约1.5cm)。
- 将模具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直到糖团完全变硬(冷藏时间足够,否则切的时候容易散)。
第五步:切块和包装
- 取出冷藏好的糖团,连同油纸一起脱模,用锋利的刀(提前用热水烫一下,擦干)切成2cm×5cm的小块(切一刀烫一次刀,切口更整齐,不会粘刀)。
- 可选:用油纸或糖纸包裹每一块牛轧糖(防粘防潮),放入密封罐中,常温保存1周,冷藏可保存2周。
储存和注意事项
- 储存方法:牛轧糖易吸潮变软,必须用密封罐保存,常温避光处存放,夏天建议放冰箱冷藏,吃之前提前10分钟回温,口感更佳。
- 失败原因分析:
- 太硬:糖浆熬过头,或奶粉加太少;
- 太软:糖浆温度不够,或黄油过多,或冷藏时间不足;
- 出现颗粒:奶粉未过筛,或混合时翻拌不均匀。
相关问答FAQs
Q1:没有麦芽糖可以用蜂蜜或白糖代替吗?
A:不建议,麦芽糖提供黏性和Q弹口感,蜂蜜含水量高,用蜂蜜代替会导致糖浆太稀,成品不易成型;白糖则无法提供足够的黏性,做出来的牛轧糖会松散易碎,如果实在没有麦芽糖,可以尝试用玉米糖浆(比例1:1代替),但口感会偏软一些。
Q2:做牛轧糖时黄油融化后和奶粉混合,为什么会出现油水分离?
A:通常是因为糖浆温度过高(超过100℃),加入黄油后黄油被高温烫化,导致油脂和糖浆分离,解决方法是:熬糖浆后一定要将锅放入冷水中降温至90℃以下,再分次加入黄油和奶粉,翻拌时动作要轻柔快速,避免过度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