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气蒸腾,岭南地区自古有“食在广州,味在顺德”的说法,而消暑解渴的凉茶,则是炎炎夏日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凉茶并非简单的“凉白开”,而是以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采用金银花、菊花、薄荷、甘草等药食同源材料熬制而成的功能性饮品,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湿生津,从百年老铺的经典配方到现代创新的时尚饮品,消暑凉茶种类繁多,各有侧重,今天就带大家详细了解那些能让你在夏季“清凉一夏”的凉茶。
传统经典凉茶:百年传承的消暑智慧
传统凉茶历经数百年实践,配方讲究“君臣佐使”,针对不同暑热症状有精准调理作用,是岭南人对抗暑气的“法宝”,以下为常见传统凉茶及其特点:
传统凉茶一览表
名称 | 主要成分 | 核心功效 | 适宜人群 |
---|---|---|---|
二十四味凉茶 | 金银花、菊花、桑叶、薄荷、淡竹叶、甘草、木棉花等 | 清热解毒、消暑利湿 | 暑热感冒、口干舌燥、小便短赤 |
茅根竹蔗水 | 茅根、竹蔗、马蹄、胡萝卜 | 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 夏季口渴、心烦失眠、轻度水肿 |
菊花茶 | 杭白菊、胎菊、贡菊 | 清肝明目、疏散风热 | 用眼过度、头痛眩晕、风热感冒初期 |
金银花茶 | 金银花、甘草、山银花 | 清热解毒、消炎杀菌 | 咽喉肿痛、皮肤疖肿、上火长痘 |
夏枯草茶 | 夏枯草、枸杞、冰糖 |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 肝火旺、目赤肿痛、血压偏高 |
五花茶 | 木棉花、金银花、鸡蛋花、槐花、野菊花 | 祛湿清热、凉血解毒 | 南方梅雨季湿热、湿疹、痤疮 |
冬瓜荷叶茶 | 冬瓜皮、干荷叶、山楂 | 利水消肿、降脂减腻 | 水肿型肥胖、食欲不振、腹部胀满 |
罗汉果茶 | 罗汉果、枸杞、雪梨 | 润肺止咳、生津润喉 | 干咳少痰、咽干喉痛、吸烟人士 |
苦瓜干茶 | 苦瓜干、甘草、绿茶 | 清热降火、消暑开胃 | 实热体质、中暑头晕、食欲不振 |
五指毛桃茶 | 五指毛桃、土茯苓、瘦肉(可加) | 健脾补肺、祛湿舒筋 | 气虚乏力、湿气重、运动后恢复 |
传统凉茶详解
二十四味凉茶:因含24种中药而得名,是凉茶铺的“基础款”,金银花、菊花清热,桑叶、薄荷疏散风热,淡竹叶利水,木棉花祛湿,搭配甘草调和药性,适合暑热夹杂湿气导致的“暑湿感冒”,症状如发热、头重、胸闷、口黏,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饮用,易导致腹泻。
茅根竹蔗水:堪称“夏季第一饮”,茅根(白茅根)清热利尿,竹蔗(甘蔗)生津润燥,马蹄(荸荠)清热化痰,三者搭配口感清甜,无药味苦涩,适合老人、儿童及怕中药味的人群,尤其适合夏季出汗多、电解质流失时的补水。
菊花茶:以杭白菊最常用,其味甘苦、性微寒,能清肝火、散风热,长期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学生党,常饮可缓解眼干涩、视物模糊;若搭配枸杞(6:1),则“清而不寒”,适合长期饮用。
夏枯草茶:针对“肝火旺”效果显著,夏枯草味辛、苦,性寒,能清肝火、散郁结,搭配枸杞可滋养肝阴,避免寒凉过度,但低血压、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现代创新凉茶:时尚与清凉的结合
传统凉茶虽经典,但部分年轻人因“苦涩味”望而却步,近年来,凉茶品牌和饮品店推出创新配方,结合水果、花茶、乳制品等,在保留消暑功效的同时,口感更清爽、颜值更高,成为年轻人的“夏日新宠”。
柠檬薄荷凉茶
成分:新鲜柠檬、薄荷叶、蜂蜜、气泡水。
特点:柠檬富含维生素C,薄荷叶含薄荷脑,二者搭配清凉感十足,气泡水增加爽口感,蜂蜜中和酸涩,适合夏季提神醒脑、食欲不振时饮用,冷藏后口感更佳。
西瓜翠衣凉茶
成分:西瓜皮(翠衣)、柠檬片、薄荷叶、冰糖。
特点:西瓜皮是“天然消暑药”,含瓜氨酸、苹果酸,能清热利尿、解暑除烦;搭配柠檬和薄荷,清香不腻,适合夏季吃西瓜后“废物利用”,既消暑又减少浪费。
青柠百香果凉茶
成分:青柠、百香果、蜂蜜、冰水。
特点:青柠的酸爽与百香果的果香碰撞,酸甜开胃,富含有机酸和维生素,适合运动后补充能量、解渴降温,百香果籽含膳食纤维,还能促进消化。
洛神花凉茶
成分:洛神花(玫瑰茄)、山楂、冰糖、冰块。
特点:洛神花呈深红色,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抗氧化、降血压;搭配山楂可增加酸甜口感,促进消化,颜色鲜艳,适合制作“分层饮品”,拍照打卡必备。
桂花酸梅汤
成分:乌梅、山楂、桂花、冰糖、甘草。
特点: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消暑饮品,乌梅生津止渴,山楂消食化积,桂花增添香气,口感酸甜温润,适合空调房饮用,避免“寒邪入侵”。
饮用凉茶的注意事项
凉茶虽好,但需“因人、因时、因症”饮用,避免适得其反:
- 不宜过量:凉茶多性寒苦,长期过量饮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
- 体质辨证:虚寒体质(怕冷、手脚凉、大便稀溏)慎用寒凉凉茶(如金银花茶、夏枯草茶),可选择五指毛桃茶、桂花酸梅汤等性温或平和的凉茶。
- 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需遵医嘱,避免饮用含药材(如夏枯草、罗汉果)的凉茶。
- 饮用时间:建议饭后1小时饮用,避免空腹刺激肠胃;睡前2小时不宜饮用,以免夜尿频繁。
- 保存方法:现煮现饮最佳,冷藏不超过24小时,避免细菌滋生;若含药材,需煮沸后放凉密封,3天内饮用完毕。
相关问答FAQs
Q1:凉茶可以每天喝吗?
A:不建议每天大量饮用凉茶,凉茶的核心作用是“清热解暑”,针对的是“暑热”或“上火”症状,健康人群在非暑热季节或无明显上火症状时,无需每日饮用;若需长期调理(如祛湿),应选择性平或性温的凉茶(如五指毛桃茶),每周2-3次为宜,避免寒凉过度损伤脾胃。
Q2:体质虚寒的人适合喝什么凉茶?
A:体质虚寒者(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应避免性寒苦的凉茶(如二十四味凉茶、夏枯草茶),可选择性温或平和的凉茶,如:
- 五指毛桃茶:健脾补肺、祛湿舒筋,性平,适合气虚湿重者;
- 桂花酸梅汤:生津开胃、温中散寒,性微温,适合夏季空调房饮用;
- 生姜红枣茶(非传统凉茶,但适合虚寒体质):生姜温中散寒,红枣补气养血,适合虚寒体质夏季偶尔饮用,饮用时可加少量红糖调味,避免寒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