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作为厨房中常见的淀粉类食材,通常指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澄粉(小麦淀粉)等,因其具有吸水性、凝胶性、增稠性和改善口感的特性,在糕点制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中式传统糕点的软糯Q弹,还是西式糕点的松软细腻,生粉都能通过调整种类和用量,赋予糕点独特的质地和风味,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粉能制作的各种糕点,从经典到创意,展现其在烘焙与中式点心中的多样应用。
中式传统糕点:生粉的“糯”与“弹”
中式糕点讲究口感层次,生粉的加入能精准调控软糯、Q弹、爽滑等特质,让经典点心更添风味。
马拉糕是广式茶楼的“常客”,以松软弹牙的口感征服无数食客,其核心配方中,玉米淀粉占比约面粉的1/3——玉米淀粉的弱筋性降低了面筋网络强度,使糕体在蒸制时更易膨胀,形成细密均匀的气孔,口感比全面粉制作的更轻盈,制作时需将面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过筛,加入鸡蛋、糖和泡打粉搅匀,发酵30分钟后蒸制,成品能拉出细丝,带着淡淡的蛋香与米香。
桂花糕则体现了生粉对“透明度”与“爽滑感”的加持,传统做法以糯米粉为主,加入土豆淀粉(占比约20%)后,糕体在冷却后呈现半透明状,口感也从纯糯米的黏腻变得清爽Q弹,土豆淀粉的凝胶性让桂花糕能轻松定型,切面光滑不毛躁,撒上的干桂花在蒸制时香气渗入糕体,每一口都带着桂花与米香的融合。
驴打滚是北京街头经典小吃,外层裹熟黄豆粉,内层糯米卷的成败关键在于“粘而不硬”,糯米粉中加入少量玉米淀粉(占比约10%),能增加面团的粘性,同时避免糯米皮冷却后过硬,蒸熟后趁热擀平,涂抹红豆沙,卷起裹满黄豆粉,玉米淀粉的加入让糯米皮柔软有韧性,即使放凉也不易开裂,与豆沙的甜香、黄豆粉的醇香相得益彰。
糯米糍则是南方甜点的代表,外层椰蓉/熟粉,内馅丰富多样,糯米粉中混入20%的木薯淀粉,是提升口感的关键——木薯淀粉粘性强,能让糯米皮更有嚼劲,且不易破裂,揉面团时加热水使糯米粉糊化,蒸熟后包入花生、芝麻等馅料,滚上椰蓉,木薯淀粉的加持让糯米糍“软糯中带着Q弹”,内馅饱满不漏,甜而不腻。
发糕作为中式发酵糕点,生粉(玉米淀粉)的加入能改善“松软度”,玉米淀粉吸水性强,能锁住发酵产生的水分,使发糕更湿润蓬松,传统老面发酵法中,加入玉米淀粉后,蒸制时糕体膨胀更均匀,口感比全面粉制作的更轻盈,带着微甜的发酵香,撕开能看到细密如蜂窝的气孔。
西式经典糕点:生粉的“松”与“细”
西式糕点注重口感层次与轻盈感,生粉通过调节面筋强度、增加湿润度,让经典糕点更细腻易入口。
玛德琳是法式贝壳小蛋糕,经典做法用面粉、鸡蛋、黄油,但加入15%的玉米淀粉能提升“细腻度”,玉米淀粉抑制面筋形成,使蛋糕口感更松软,不易干燥,制作时将面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过筛,与蛋液、黄油搅匀后冷藏,烤制后外壳微脆,内部柔软如云,玉米淀粉的加入让质地更轻盈,带着柠檬或香草的清香。
磅蛋糕是西式基础糕点,传统配方为面粉、黄油、鸡蛋、糖各1:1,但用玉米淀粉替代20%的面粉,能改善“密实感”,玉米淀粉减少面粉筋度,让蛋糕组织更细腻,口感更湿润,烤制后蛋糕体积膨胀均匀,切面无粗颗粒,黄油香与蛋香浓郁,即使放凉后也不变硬,适合搭配红茶或咖啡。
司康是英式快速面包,传统用面粉、黄油、牛奶,加入10%的玉米淀粉能让司康更“酥松”,玉米淀粉在烘烤时形成小气孔,使司康内部呈层状结构,口感松软带酥脆,制作时将面粉与玉米淀粉混合,加入冷藏黄油搓成粗粒,加液体揉成面团,切块烤制,玉米淀粉的加持让司康即使放凉后也不变硬,掰开时能听到细微的“沙沙”声,搭配果酱与奶油更添风味。
舒芙蕾是法式“云端蛋糕”,主要原料是鸡蛋、牛奶、糖,但用玉米淀粉替代面粉能“稳定结构”,玉米淀粉的凝胶性能让蛋液在烘烤后保持膨胀状态,不易塌陷,制作时将玉米淀粉与糖混合,加入牛奶煮至浓稠,冷却后与蛋黄混合,再与蛋白霜搅匀,烤制后舒芙蕾轻盈如云,入口即化,玉米淀粉的加入是蓬松不塌陷的关键。
创意融合糕点:生粉的“新”与“奇”
生粉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创意改良中,与传统食材结合,能诞生意想不到的口感体验。
生粉曲奇打破传统曲奇的“硬脆”印象,加入15%的木薯淀粉,让曲奇更“酥脆易碎”,木薯淀粉的颗粒在烘烤时形成酥脆的口感,且黄油与木薯淀粉的搭配不易让曲奇过硬,制作时将面粉与木薯淀粉混合,加入打发黄油和糖,挤成形状烤制,成品入口即化,带着黄油的奶香,木薯淀粉的提升了酥脆度,适合作为下午茶小点。
水晶虾饺皮是广式点心的“颜值担当”,用澄粉(小麦淀粉)和10%的土豆淀粉制作,澄粉提供透明度,土豆淀粉增加韧性,使饺子皮不易破裂,烫面后揉成光滑面团,擀成薄皮包入虾馅,蒸制后饺子皮晶莹剔透,口感爽滑,土豆淀粉的加入让皮更有嚼劲,不易黏连,成为茶楼“必点招牌”。
生粉凉粉蛋糕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将红薯淀粉(凉粉主要原料)与鸡蛋、面粉混合,烤制成蛋糕,红薯淀粉的凝胶性让蛋糕带有凉粉的Q弹口感,且能锁住水分,使蛋糕湿润,制作时将红薯淀粉加水煮成凉粉,冷却后打碎,与蛋液、面粉搅匀,烤制后既有凉粉的爽滑,又有蛋糕的松软,口感独特,适合喜欢创新口感的食客。
不同糕点生粉应用对比
糕点名称 | 主要生粉种类 | 用量(占粉类比例) | 核心作用 |
---|---|---|---|
马拉糕 | 玉米淀粉 | 约30% | 增加松软度,形成细腻气孔 |
桂花糕 | 土豆淀粉 | 约20% | 增加透明度和爽滑口感 |
驴打滚 | 玉米淀粉/土豆淀粉 | 约10% | 增加糯米皮粘性,防粘 |
糯米糍 | 木薯淀粉 | 约20% | 提升Q弹度,防止破裂 |
发糕 | 玉米淀粉 | 约15% | 改善松软度,锁住水分 |
玛德琳 | 玉米淀粉 | 约15% | 提升细腻度,松软轻盈 |
磅蛋糕 | 玉米淀粉 | 约20% | 改善密实感,增加湿润度 |
司康 | 玉米淀粉 | 约10% | 形成层状酥松结构 |
舒芙蕾 | 玉米淀粉 | 替代面粉(1:1) | 稳定结构,保持蓬松 |
生粉曲奇 | 木薯淀粉 | 约15% | 增加酥脆度,防止过硬 |
水晶虾饺皮 | 澄粉+土豆淀粉 | 土豆淀粉占10% | 增加透明度和韧性 |
生粉凉粉蛋糕 | 红薯淀粉 | 替代部分面粉 | 赋予Q弹爽滑口感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生粉和淀粉有什么区别?
解答:生粉是淀粉的俗称,通常指用于烹饪和烘焙的淀粉类食材,如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等,强调其“食用”和“功能性”;而“淀粉”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来源于植物(如红薯、绿豆)、动物(如淀粉)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在糕点制作中,生粉特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用淀粉,不同生粉的成分和特性不同(如土豆淀粉粘性大、玉米淀粉吸水性好、木薯淀粉透明度高),需根据糕点口感需求选择;而普通淀粉可能指更广泛的种类,需明确具体种类才能使用。
问题2:用生粉做的糕点放硬了怎么回软?
解答:生粉做的糕点放硬后,可根据类型选择回软方法:① 蒸制法:将糕点放入蒸锅,大火蒸3-5分钟,蒸汽能渗透糕点,使其恢复软糯(适合马拉糕、糯米糍、桂花糕等含水量高的糕点);② 微波法:用微波炉中低火加热10-15秒,注意观察状态,避免 overheating 导致变干(适合司康、玛德琳等松软糕点);③ 湿布包裹法:用湿厨房纸或毛巾包裹糕点,放入烤箱150℃加热5分钟,湿布能锁住水分,使糕点回软(适合磅蛋糕、生粉曲奇等易失水的糕点),避免直接加水浸泡,会导致糕点糊化或失去原有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