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巴是牛身上肉质最紧实、胶原蛋白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家常炖煮后肉质软糯,汤浓味鲜,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滋补,下面分享一道经典的红烧牛尾巴家常做法,食材常见、步骤简单,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食材准备(2-3人份)
食材 | 用量 | 备注 |
---|---|---|
新鲜牛尾巴 | 1000克 | 选择色泽红润、肉质饱满的 |
姜 | 3片 | 去腥增香 |
葱 | 2根 | 打结 |
料酒 | 2勺 | 焯水去腥用 |
八角 | 2个 | 增加复合香气 |
桂皮 | 1小块 | 约5克 |
香叶 | 2片 | 提鲜 |
生抽 | 3勺 | 调味 |
老抽 | 1勺 | 上色 |
冰糖 | 15克 | 炒糖色用,也可用白糖替代 |
盐 | 适量 | 最后调味 |
胡萝卜 | 1根 | 切滚刀块,增加甜味和口感 |
土豆 | 1个 | 切滚刀块(可选) |
食用油 | 适量 | 炒糖色和煸炒用 |
制作步骤
牛尾巴预处理:去腥去血水
牛尾巴清洗干净后,剁成5-6厘米长的段(或请商家处理),冷水下锅,加入姜片、1勺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继续煮3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这一步能去除牛尾巴的腥味和血水,让汤更清澈。
炒糖色:上色关键(可选,但推荐)
锅中放少许食用油,加入冰糖,小火慢慢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冰糖融化呈琥珀色,冒起细密的小泡(注意别炒糊,否则会发苦),立即倒入牛尾巴段,快速翻炒,让每块牛尾巴均匀裹上糖色,表面微焦。
煸炒增香:激发香味
加入姜片、葱结、八角、桂皮、香叶,小火煸炒出香味,约1分钟,然后淋入1勺料酒,大火翻炒去腥,再加入生抽、老抽,翻炒均匀让牛尾巴彻底上色。
炖煮:小火慢炖出软糯
将炒好的牛尾巴转入砂锅或深锅中,加入足量热水(没过牛尾巴2指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5小时,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如果水太少可加热水,避免干锅,炖至牛尾巴肉质软烂,用筷子能轻松戳穿。
加蔬菜:丰富口感
胡萝卜块(和土豆块,如果用的话)在最后30分钟加入锅中,继续炖煮至蔬菜变软入味,此时牛尾巴的胶原蛋白已充分融入汤中,汤色浓稠,蔬菜吸收了肉香,格外香甜。
调味收汁:出锅前最后一步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然后开大火收汁,边收边搅拌,直到汤汁变得浓稠,能挂在牛尾巴上即可,挑出姜片、葱结、八角等香料,盛出后撒上葱花或香菜点缀。
小贴士
- 牛尾巴尽量选新鲜的,冷冻的需提前解冻,解冻后用温水浸泡30分钟,减少血水残留。
- 炒糖色时火候要小,不确定糖色是否炒好,可以滴一滴糖浆在冷水中,如果能凝固成脆糖,说明糖色好了。
- 如果喜欢汤更浓,可以在炖煮1小时后捞出牛尾巴,过滤掉汤里的香料和浮沫,再倒回锅中继续炖,这样汤会更清澈浓白。
- 除了胡萝卜和土豆,还可以加白萝卜、山药等耐炖的蔬菜,增加营养层次。
相关问答FAQs
Q1:牛尾巴炖之前需要泡水吗?泡多久?
A1:建议泡水,新鲜牛尾巴虽然经过清洗,但内部可能残留血水,用冷水浸泡1-2小时(中间换1-2次水),能有效减少腥味,让炖出的汤更清爽,如果是冷冻牛尾巴,需先完全解冻再泡水,泡水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
Q2:炖牛尾巴时加哪些香料比较合适?会不会抢味?
A2:家常炖牛尾巴推荐用“基础香料组合”:姜片、葱结、八角、桂皮、香叶,这些香料能去腥增香,又不会抢夺牛尾巴本身的肉香,避免使用过多浓烈香料(如花椒、孜然),以免掩盖汤的鲜味,香料用纱布包起来(即“香料包”)更方便,炖好后直接捞出,不会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