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排骨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家常硬菜之一,色泽红亮,肉质软烂,咸甜适口,无论是配米饭还是馒头都格外下饭,其实在家做酱排骨并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要掌握好去腥、炒糖色和炖煮的火候,就能轻松复刻饭店味道,下面详细说说家常酱排骨的具体做法。
先准备食材:猪小排500克(选肥瘦相间的,肉质更嫩)、生姜3片(拍松)、大蒜4瓣(拍松)、大葱1根(打结)、八角2个、桂皮1小块(约3厘米)、香叶2片、冰糖30克、生抽2汤匙、老抽1汤匙、料酒2汤匙、盐适量、食用油少许,这些食材都是厨房常备,调料用量可以根据口味微调,喜欢甜的可以多放5克冰糖,喜欢咸口的可以加半茶盐。
处理排骨是去腥的关键步骤:将猪小排斩成3-4厘米的小段,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中途换2次水,泡出血水,然后冷水下锅,加入1汤匙料酒、2片姜,开大火煮沸,煮开后撇去浮沫,继续煮2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这一步一定要用冷水焯水,如果用热水,排骨肉质会突然收缩,腥味和血水不易排出,口感也会变柴。
接下来炒糖色,这是酱排骨色泽红亮的秘诀:炒锅烧热,倒入少许食用油,放入冰糖,开小火慢慢炒,刚开始冰糖会融化成透明液体,继续搅拌,当冒出细密的小泡,颜色变成琥珀色(像蜂蜜的颜色),立刻将焯好水的排骨倒入锅中,快速翻炒,让每块排骨都均匀裹上糖色,这里要注意火候,一定要小火,糖色炒过头会发苦,如果颜色不够深,可以稍微加半勺热水化开锅底的糖,再倒回锅中。
炒糖色后开始炖煮:加入拍松的姜片、大蒜、葱结、八角、桂皮、香叶,翻炒出香味,沿锅边淋入1汤匙料酒,接着倒入2汤匙生抽、1汤匙老抽,翻炒均匀,让排骨充分吸收酱料,然后加入足量热水,水量要没过排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40-6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排骨大小和火力调整,用筷子能轻松戳穿排骨就说明软烂了),炖煮过程中尽量不要频繁开盖,以免汤汁流失,影响肉质。
收汁,让酱排骨更入味:待排骨软烂后,打开锅盖,挑出葱结、姜片、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转大火收汁,期间要不停翻炒,避免汤汁粘锅底,直到汤汁变得浓稠,能挂在排骨上,关火前根据口味加适量盐调味(因为生抽和老抽都有咸度,盐一定要最后加,尝过味道再决定放多少),收汁后的酱排骨油亮诱人,香气扑鼻,撒少许葱花或香菜点缀即可上桌。
为了让新手更清楚,这里整理一个炖煮参考表:
排骨部位 | 炖煮时间(小火) | 适用香料用量 |
---|---|---|
猪小排(嫩) | 40-50分钟 | 八角2个,桂皮1小块,香叶2片 |
肋排(稍厚) | 50-70分钟 | 八角3个,桂皮2小块,香叶3片 |
大棒骨(硬) | 70-90分钟 | 八角4个,桂皮3小块,香叶4片 |
做酱排骨有几个小细节要注意:一是炒糖色时如果担心炒糊,可以准备一碗冷水,糖色颜色合适时立刻把锅坐在冷水里降温;二是炖煮时加热水,加冷水会让肉质收缩,影响口感;三是收汁时一定要开大火,快速收干多余水分,让味道更浓郁。
相关问答FAQs:
问:排骨焯水时为什么要冷水下锅?直接用热水不行吗? 答:冷水下锅能让排骨随着水温慢慢升高,血水和杂质会充分析出,去腥效果更好,如果用热水下锅,排骨外层蛋白质会瞬间收缩,内部的血水和腥味不容易排出,焯水后肉质也会变老,影响最终的口感。
问:炖排骨时用冰糖和白砂糖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做酱排骨推荐用冰糖,因为冰糖的甜度比白砂糖低,而且颜色更透亮,炒糖色时更容易熬出琥珀色,成品色泽红润有光泽,白砂糖含糖量高,炒制时容易发黑,如果火候控制不好还可能发苦,影响酱排骨的卖相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