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饼是一道经典的家常小食,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带着番薯天然的甜香,无论是作为早餐搭配豆浆,还是下午茶配一杯清茶,都格外受欢迎,它的做法简单,食材常见,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家常番薯饼的详细制作步骤和技巧。
准备材料
制作番薯饼的核心是选对番薯和掌握和面比例,以下是家庭制作常用材料清单(约做8-10个):
材料名称 | 用量 | 可选备注 |
---|---|---|
番薯(红心/黄心) | 500克 | 选熟度高、肉质粉糯的品种,甜味更足 |
中筋面粉 | 100克 | 不要用高筋面粉,否则口感过硬 |
糯米粉 | 50克 | 增加粘性和软糯口感,可省略但建议保留 |
白砂糖 | 30-50克 | 根据番薯甜度调整,喜甜可多加 |
牛奶(或温水) | 50-80毫升 | 少量多次添加,调整面团软硬 |
鸡蛋 | 1个 | 可选,增加饼的蓬松度和香气 |
食用油 | 适量 | 煎制用,建议选玉米油或橄榄油 |
白芝麻(可选) | 少量 | 撒在表面,增加香味和颜值 |
制作步骤
第一步:处理番薯,制成细腻薯泥
- 清洗与蒸熟:番薯表面泥土较多,需用刷子仔细清洗表皮(可保留外皮蒸,避免营养流失,熟后更容易去皮),切成2-3厘米厚的块状,放入蒸锅,水开后中火蒸20-25分钟,直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番薯变得软烂。
- 去皮压泥:取出蒸熟的番薯,趁热剥去外皮(此时皮很容易脱落),放入大碗中,用勺子或土豆压泥器压成细腻的薯泥,注意一定要压得细腻,避免有颗粒,影响后续口感。
第二步:混合薯泥与粉类,调整面团
- 加入糖和粉类:在温热的薯泥中加入白砂糖(趁热糖更容易融化),搅拌均匀后,筛入中筋面粉和糯米粉(筛过可避免结块),用刮刀翻拌至无干粉。
- 加入液体和鸡蛋:打入1个鸡蛋(如果喜欢更软糯的口感可不加鸡蛋,直接用液体调整),少量多次加入牛奶(或温水),边加边用手或刮刀翻拌,直到面团达到“不粘手、能成团”的状态——即用手抓起一把,能捏成团,但轻轻一搓又能散开(面团太湿煎制时易粘锅,太干则饼口感偏硬)。
第三步:整形,为饼“塑形”
- 分剂子:将面团放在案板上,轻轻揉搓成光滑的长条,分成8-10个小剂子(每个约50克),用手掌将剂子搓圆,再按扁成厚约1厘米的小饼,如果喜欢夹心,可以在搓圆后按扁,包入少量豆沙、芝麻或花生碎,再收口按扁。
- 表面装饰(可选):在小饼表面轻轻刷一层薄油,再撒上白芝麻(或椰蓉、桂花碎),不仅能增加香味,煎制时也不易糊底。
第四步:煎制,掌握火候是关键
- 热锅凉油:平底锅烧热,倒入适量食用油(能铺满锅底薄薄一层即可),转中小火,油温五成热时(插入筷子周围有小气泡),放入番薯饼,间隔摆放,避免粘连。
- 慢煎定型:中小火煎3-4分钟,直到饼底定型,表面微微发黄,边缘微微翘起,再用铲子翻面。
- 煎至两面金黄:翻面后继续中小火煎3-4分钟,另一面也呈金黄色,用铲子轻轻按压,饼能快速回弹,说明内部已熟透,如果怕不熟,可盖上锅盖焖1-2分钟,利用蒸汽让饼芯更软糯。
- 沥油出锅:将煎好的番薯饼捞出,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油脂,趁热吃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放凉后口感会稍变硬,但仍不失风味。
小贴士,让番薯饼更好吃
- 选对番薯品种:红心番薯甜度高、水分少,做出来口感更粉糯;黄心番薯口感更湿润,甜度稍低,可根据喜好选择。
- 面团湿度控制:薯泥的含水量不同,液体需灵活调整,如果薯泥很湿,可减少牛奶用量;如果薯泥偏干,可适当增加液体,以“不粘手、能成团”为标准。
- 煎制火候:全程中小火!火太大容易外焦里生,且饼会迅速膨胀变硬,影响口感,如果用不粘锅,油量可以更少,更健康。
- 冷冻保存:做多了的番薯饼生胚可放入冰箱冷冻室,吃之前无需解冻,直接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即可,方便快捷。
相关问答FAQs
Q1:番薯饼煎的时候粘锅怎么办?
A:粘锅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锅未热或油温太低,二是面团太湿,解决方法:1. 锅一定要烧热后再倒油,油温五成热(筷子插入有气泡)时再放饼;2. 面团湿度要调整好,按扁后表面不粘手,可在案板上撒少量干粉防粘;3. 如果粘锅,不要强行翻动,可稍微煎30秒再尝试,或用铲子沿饼边轻轻铲起。
Q2:番薯饼做好后放凉变硬,怎么让它恢复软糯?
A:番薯饼放凉后变硬是正常现象,因为淀粉冷却后会回生,恢复软糯的方法有两种:1. 复热:将放凉的番薯饼放入微波炉,中火加热30-60秒;或用平底锅小火煎1-2分钟,外皮重新变脆,内里会恢复软糯,2. 蒸制:将番薯饼放入蒸锅,水开后蒸3-5分钟,口感会像刚做出来一样软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