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子是家常菜里颇受欢迎的一道硬菜,肥瘦相间、皮糯肉香,无论是单独吃还是蘸着汤汁拌米饭都格外下饭,今天就来分享一道家常红烧肘子的详细做法,从选材到炖煮、收汁,每一步都讲清楚,保证你在家也能做出饭店般软糯入味的肘子。
第一步:选材与处理
选肘子时建议选前肘(猪前腿肘子),筋肉比例合适,炖出来软烂不柴,重量在1-1.5斤为宜,新鲜肘子表皮应呈粉红色,按压有弹性,无异味,处理时先用清水浸泡1-2小时,中途换2-3次水,泡出部分血水;然后用刀刮去表面残留的猪毛和杂质,尤其是肘子内侧的褶皱处要多刮几遍,确保干净。
第二步:焯水去腥
冷水下锅焯水是关键,能最大程度保留肉的鲜味,肘子整只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没过肘子2厘米,再放3片姜、1段葱、1勺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浮沫是血水和杂质,一定要撇干净),继续煮5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浮沫,注意用温水,用冷水会让肉质突然收缩,影响口感。
第三步:炒糖色与炖煮
炒糖色(可选,新手可用老抽代替)
锅中放1勺油,小火加热,放入30克冰糖,不断搅拌至冰糖融化呈枣红色(注意别炒糊,糊了会发苦),立即倒入焯好水的肘子,快速翻炒让每块肉都裹上糖色,如果怕炒糖色,可直接加1勺老抽上色,但糖色能让色泽更透亮,口感也更丰富。
炖煮入味
炒糖色后加入香料:八角2个、桂皮1小块、香叶2片、姜片3片、葱段2段、蒜瓣4瓣(拍松),翻炒出香味;然后加3勺生抽、1勺老抽、2勺料酒,翻炒均匀;倒入足量热水(一定要热水,冷水会让肉质变柴),没过肘子3厘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
炖煮工具与时间
- 砂锅/铸铁锅:小火炖1.5-2小时,保温性好,能让肉质更软糯。
- 普通炒锅:小火炖1.5小时后,关火焖30分钟,利用余热让肉更烂。
- 高压锅:上汽后压30-40分钟,适合赶时间,但口感略逊于慢炖。
炖煮过程中每隔30分钟翻动一次肘子,防止粘锅,同时让味道更均匀,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扎透肘子皮(约1.5小时),说明已经软烂。
第四步:加配菜与收汁
如果喜欢丰富口感,可在炖煮最后40分钟加入配菜,比如切块的土豆、胡萝卜(提前去皮切块),或泡发的香菇、鹌鹑蛋,这些配菜会吸收肉汁,特别好吃。
炖好后捞出香料,开大火收汁,边收汁边用勺子将汤汁淋在肘子上,直到汤汁变得浓稠,能挂在肘子表面即可(收汁时注意火候,避免糊锅),收好的肘子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撒上葱花或香菜点缀,就能出锅了。
调料用量参考表
材料 | 用量 | 作用 |
---|---|---|
猪前肘 | 1-1.5斤 | 主料,选筋肉比例合适的 |
冰糖 | 30克(或老抽1勺) | 上色、增加甜味 |
生抽 | 3勺 | 调鲜、提味 |
老抽 | 1勺 | 上色 |
料酒 | 2勺 | 去腥增香 |
八角 | 2个 | 增加复合香味 |
桂皮 | 1小块 | 去腥解腻 |
香叶 | 2片 | 增添层次香 |
姜/葱/蒜 | 各适量 | 基础去腥 |
第五步:出锅与保存
将炖好的肘子捞出来放在大盘子里,汤汁可以单独盛出,拌米饭或蘸着吃特别香,如果一次吃不完,冷却后用保鲜盒装好,冷藏可保存3天,冷冻可保存1个月,吃之前加热即可,汤汁冷冻后会凝固,加热后恢复浓稠,味道更浓郁。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炖肘子时为什么会有腥味?怎么去除?
解答:腥味主要来自血水和杂质,处理时一定要浸泡足够时间(1-2小时),中途换水;焯水必须冷水下锅,加料酒、姜葱,能有效去除血水和腥味;炖煮时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也能中和腥味,如果腥味重,可多加几片姜或1勺花椒水。
问题2:肘子炖好后肉质太柴,是什么原因?
解答:肉质柴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炖煮时间不够,肘子没软烂,建议用筷子扎一下,能轻松穿透皮和肉即可;二是火候太大,全程大火会让肉质收缩变柴,一定要小火慢炖,保持锅内微沸状态;焯水后用冷水冲洗也会导致肉质变柴,必须用温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