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油是近年来家庭健康饮食的热门选择,相比市售成品油,自制油通常以天然原料为基础,无额外添加剂,能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同时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风味,适合烹饪、凉拌或直接食用,常见的自制油可分为基础食用油、调味复合油和特殊风味油三大类,每种类型下又有多种细分种类,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家庭小批量制作。
基础食用油(以油料作物直接压榨/提取)
基础食用油是以单一油料作物为原料,通过物理压榨或溶剂提取(家庭多用压榨)制取的油脂,保留原料本身的脂肪酸和营养成分,适合日常烹饪食用。
-
花生油
原料:优质花生(可选择红皮或白皮花生,建议选用新鲜无霉变的)。
制作方法:将花生炒熟(冷榨可不炒,但炒熟后香气更浓),用家用榨油机或石磨压榨,过滤花生渣后得到花生油,冷榨花生油色泽浅淡,保留更多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合凉拌;热榨花生油香气浓郁,适合炒菜。
特点:富含油酸、亚油酸,烟点较高(热榨约230℃),适合中式快炒。 -
芝麻油
原料:白芝麻或黑芝麻(黑芝麻营养更丰富)。
制作方法:分香油(炒芝麻压榨)和小磨香油(石磨研磨后水代法提取),家庭制作可将芝麻小火炒至微黄,用榨油机压榨,过滤后得到香油;或用石磨将芝麻研磨成浆,加温水搅拌,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油,即为小磨香油,香气更醇厚。
特点:富含芝麻素和维生素E,香气浓郁,适合凉拌菜、蘸料或汤品增香。 -
橄榄油
原料:新鲜橄榄果(家庭可选青橄榄或熟橄榄)。
制作方法:将橄榄果洗净去核,用家用冷榨榨油机直接压榨,过滤果渣后得到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酸度低,保留橄榄多酚、维生素等活性成分,适合凉拌或沙拉;精炼橄榄油烟点高(约240℃),适合煎炒。
特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是地中海饮食的核心油脂。 -
核桃油
原料:核桃仁(选用无哈喇味的优质核桃)。
制作方法:核桃仁低温烘干(避免高温破坏营养),用冷榨榨油机压榨,过滤后得到核桃油。
特点:富含α-亚麻酸(Omega-3)和亚油酸,适合婴幼儿辅食、沙拉或直接淋在菜品上,高温易氧化,不建议煎炒。 -
亚麻籽油
原料:亚麻籽(需选用熟亚麻籽,生亚麻籽含氰苷,食用需炒熟)。
制作方法:亚麻籽小火炒至微香,用冷榨榨油机压榨,过滤后得到亚麻籽油。
特点: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以上,适合凉拌,但易氧化变质,需避光冷藏保存,尽快食用。
调味复合油(以基础油+香料/食材熬制)
调味复合油是在基础食用油的基础上,加入香料、蔬菜或药材等食材熬制而成,兼具油脂的醇厚和食材的风味,适合特定菜品的增香提味。
-
葱油
原料:基础油(菜籽油、大豆油等,烟点高适合熬制)、葱段、姜片、洋葱、八角、桂皮。
制作方法:锅中放油,冷油下葱段、姜片、洋葱块、八角、桂皮,小火慢熬至葱段焦黄、香气四溢,过滤掉料渣,得到葱油。
用途:拌面、炒饭、凉拌菜,为菜品增添浓郁的葱香。 -
蒜油
原料:基础油、蒜末(或整蒜瓣)。
制作方法:油温五成热时下蒜末,小火慢熬至蒜末金黄、蒜香浓郁,过滤后即可。
用途:凉拌黄瓜、蒸鱼、饺子蘸料,蒜味突出,适合提鲜。 -
辣椒油
原料:基础油、辣椒面(粗细混合更香)、花椒、白芝麻、八角、香叶。
制作方法:辣椒面和白芝麻混合放入碗中,锅中热油(约180℃),先下花椒、八角、香叶炸香,捞出料渣,将热油分三次淋在辣椒面上,边淋边搅拌,最后加少许盐和糖调味。
用途:川菜调味(如麻婆豆腐)、凉菜拌制,香辣开胃。 -
香草油
原料:基础油(橄榄油最佳)、新鲜香草(迷迭香、罗勒、百里香等)。
制作方法:香草洗净晾干,切段后放入干净玻璃瓶,倒入油没过香草,密封后冷藏浸泡1-2周,待香草香气融入油中即可。
用途:西餐沙拉、烤肉、面包涂抹,增添草本清香。 -
花椒油
原料:基础油、花椒(红花椒或青花椒)。
制作方法:花椒用小火焙香(或用温水浸泡10分钟去苦味),油温六成热时下花椒,炸出香味后关火,浸泡至油冷却,过滤花椒即可。
用途:凉拌菜、凉面、川菜调味(如夫妻肺片),麻味醇厚。
特殊风味油(坚果/种子+香料提取)
特殊风味油以坚果、种子为主要原料,搭配少量香料提取,风味独特,适合高端烹饪或特定饮食需求。
-
杏仁油
原料:甜杏仁(需去皮炒熟)。
制作方法:杏仁去皮后小火炒至微黄,冷榨榨油机压榨,过滤后得到杏仁油,口感清香带坚果甜味。
用途:沙拉、烘焙、甜点,富含维生素E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
紫苏油
原料:紫苏籽(需炒熟)。
制作方法:紫苏籽小火炒至香气溢出,冷榨压榨,过滤后得到紫苏油,呈深绿色,带有特殊紫苏香气。
用途:凉拌菜、汤品,富含α-亚麻酸,需冷藏避光保存。 -
南瓜籽油
原料:南瓜籽(炒熟)。
制作方法:南瓜籽炒熟后冷榨,过滤后得到南瓜籽油,呈深绿色,坚果香浓郁。
用途:沙拉、面包涂抹、酸奶调味,富含锌和镁。 -
红花籽油
原料:红花籽。
制作方法:红花籽冷榨压榨,过滤后得到红花籽油,色泽淡黄,富含亚油酸(Omega-6),适合凉拌,高温易破坏营养成分。
常见自制油分类及制作要点
种类 | 原料 | 核心方法 | 用途 | 保存时间(冷藏) |
---|---|---|---|---|
花生油 | 花生 | 炒熟后压榨 | 炒菜、凉拌 | 6-12个月 |
葱油 | 葱段+基础油 | 小火慢熬 | 拌面、炒饭 | 1-2个月 |
核桃油 | 核桃仁 | 冷榨压榨 | 凉拌、辅食 | 3-6个月 |
辣椒油 | 辣椒面+热油 | 油泼浸泡 | 川菜、凉菜 | 2-3个月 |
紫苏油 | 紫苏籽 | 炒熟后冷榨 | 凉拌、汤品 | 3个月 |
自制油注意事项
- 选料新鲜:油料作物需无霉变、无异味,避免使用变质原料(如发霉花生可能含黄曲霉素)。
- 工具清洁:榨油机、锅具、容器需彻底干燥无水,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 小批量制作:自制油无添加剂,建议每次制作量控制在1-2个月内用完,避免长期存放。
- 避光冷藏:油脂易见光氧化,需用深色玻璃瓶密封,冷藏保存,延长保质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自制油为什么比市售油保质期短?如何判断是否变质?
解答:市售油通常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茶多酚)并经过精炼处理,能延长保质期;自制油无添加剂,且可能含有少量杂质,更易氧化酸败,变质的油会出现“哈喇味”(刺鼻的酸败味)、颜色变深、质地浑浊,或加热时产生大量泡沫,此时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后引发肠胃不适。
问题2:家庭自制榨油机安全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正规品牌的家用榨油机(如物理冷榨型)操作相对安全,但需注意:① 选用质量可靠的榨油机,避免三无产品;② 油料需提前处理(如花生炒熟、芝麻去杂),避免过硬或含水分的原料损坏机器;③ 操作时远离儿童,防止高温部件烫伤;④ 榨油后及时清理残渣,避免油渣残留导致机器发霉或油脂变质。